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廣東懷集譚氏族人捐出明帝敕命聖旨

廣東懷集新聞發言人28日表示,該縣冷坑鎮譚氏族人27日向當地博物館捐出珍藏500多年的明憲宗皇帝奬敕譚盛發的敕命聖旨作永久收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8 G$ r7 e, e, }
公仔箱論壇0 ~, G) j$ G" `7 m: F: R% c) S
  據懷集縣誌記載: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冷坑鎮上愛頂(現愛一村)秀才譚盛發獻計打敗韃靼軍有功,官封南京金吾右衛經歷司知事之職,明帝憲宗朱見深並親敕嘉獎狀一張(錦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i6 `7 ^9 d# q' M( n

5 S4 n. m7 P8 H+ h$ c" t  錦幛呈長方形,長2.2米,寬0.6米,用絹絲做成,四周綴以黃綢,底邊串掛珠穗,上書楷體文字,文字末行正端鈐篆體的「敕命之寶」印鑑一方。
. g8 z, @5 t* N% ^& R% J公仔箱論壇! {* z. E9 L' r8 k% b" Y6 \
  該聖旨是譚氏家族至寶,世代相傳,珍藏保護。目前,聖旨部分字跡已剝落,污漬斑駁,依稀可見「皇帝敕曰」、「譚盛發」、「南京金吾右衛經歷司知事」等字樣,絹面右側刺有做工精細的「奉天敕命」四個大字。
4 W% z) f- P, \4 j3 X' R公仔箱論壇
% V) ?6 b4 k  _5.39.217.77:8898  譚姓是當地大姓,從族譜上可知,譚盛發是譚族第七代孫。譚盛發衣錦還鄉後,把自己的銀兩分給族中兄弟,並在上愛大寨建築了六祖亭、南北亭、毓秀門、毓奇門等四座城門,目前城門遺址尚在。
6 y! F" v" _7 J4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4 B; j/ u  U
  據該縣新聞發言人介紹,錦幛原文(譯)是:「奉 天承運 皇帝敕曰國家兵衛之設所以分理軍政長二皆以武臣處之至於忉贊其幕亦得人乃克有濟爾南京金吾右衛經歷司知事譚盛發身胃監擢任今官歷歲滋深克勤且慎是用進爾階修職郎錫之敕命以為爾榮其益盡心怠毋厥事欽哉 。
8 O8 x  i  D, D5.39.217.77:8898& ~  [- g1 M  B1 w/ l  j8 {
  譚盛發夫婦的合葬墓地在當地愛一村村道旁,立有花崗岩石碑一方,鎸以陰文楷體碑文,上書:七世高祖考帥譚永盛公妣李氏之墓,並刻有皇帝敕封譚盛發軍職等內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