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遲來的李顯龍時代 何擧良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5-20 05:34 AM 編輯
) x# o7 ]$ N2 @) F' c% ?2 F: C& o4 i# z/ ?2 k$ k4 \
遲來的李顯龍時代 何擧良
- Q7 H7 M( {2 L% s" v, s! C#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K3 s, D% l; I# D. e" Q# E
兩位資政離開政府,李顯龍可真正實施政治抱負,但卻遲了整整七年,並要面對如何從威權過渡到民主。

2 D& X4 P3 k: V. d! T5.39.217.77:8898

5 J, N2 I$ ~/ C, M) u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和國務資政吳作棟辭去內閣職位,是因為他們準確的意識到,他們時間已來臨。落幕之時,演員豈有不離開之理?最好的演員也得謝幕。五月的新加坡大選成績顯示,民怨極深,人民行動黨已經得不到年輕選民的支持,若要繼續執政,它必須改革與轉型。從威權到開放、從跋扈到謙卑、從專橫到諮詢、從精英到民主。新加坡選民已用選票表示他們對當權者的不滿,聰明如人民行動黨領袖必然聽到,然而改革決心究竟多深?兩位資政的去留是關鍵。
) A& H+ o5 h  m/ b, f- S; _公仔箱論壇

" ?. N: r4 n0 k" n$ X- Ktvb now,tvbnow,bttvb李光耀是新加坡建國元老,赫赫功績,何以近年來逐漸成為舊時代的象徵?年事已高(八十八歲)固然是因素。他是建國第一代領袖僅存者,夫人年前去世後,其健康明顯下降。英雄暮年,猶有竟時。然而他之成為連人民行動黨領袖也想避而遠之的對象,乃因為他頻頻失言之故。失言之內容,又顯示他與現代新加坡時局已經脫節。去年出版《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一書時,他批評島國馬來同胞還不能融入新加坡社會,引起馬來社群不滿。大選投票前,他放言阿裕尼集選區選民,若選反對黨,他們將有五年後悔云云。這些言論,都令執政黨候選人感到相當尷尬。李顯龍甚至公開說「資政已不合時宜」,以保持距離。6 E- o/ h; e7 c4 T. @, C0 b
$ B+ h& `8 ^6 E. k  E% v
吳作棟三十五歲從政,追隨李光耀多年,雖然不是李的繼任總理的第一人選,然而同僚對他有安全感,擁護他為領導。一九九零年吳作棟宣誓為新加坡第二任總理時,亦想開拓思想版圖,然而李巨大的影子尚在,一直不能擺脫。就任時開始他提倡「更開放」、「更參與性」的新加坡,直到一九九一年他領隊第一次大選,竟失去了四個國會議席,於是又回復到李光耀式的威權治理手段。吳作棟顯然非改革型領袖,在意願上他主張言論更多元,然而又不願意撤除政治地雷禁區。他是新加坡第一代領袖政績的收成者、李光耀政策的維護者、「亞洲價值觀」的擁護者。此次與李光耀一齊引退內閣,給了他前任上司一個極大的面子。
: \0 l+ ]$ n$ R* b9 N9 U  s0 d公仔箱論壇

% E% [, K, o3 |' k7 q& B8 N5.39.217.77:8898李顯龍能實現轉型嗎?
5 p3 a. |$ a0 b0 X. e公仔箱論壇吳作棟轉型不成,難道李顯龍就可以?其實未必。二零零四年李顯龍當上了總理,七年來所作所為,無不在人民行動黨的框架內運作。他是新加坡精英制度的產物,時代思想的局限不允許他在制度上做太大的更改。他亦有父親的遺傳,在行為上如此(李光耀說兒子:「他做了一個小動作,把衣袖往肩上拉,這和我的動作完全一樣。」),政治理念也是一脈相承的。如今大選後想帶領團隊急轉彎,看來不易為。其實他必須面對以後人民行動黨將會失去更多國會議席、或兩黨制、或甚至失去政權的可能性。這就是民主的弔詭:制度越開放,人民就越自由,而反對的聲音就越大。這已經不是轉型不轉型的問題了。5.39.217.77:8898# P: W4 S' Q. n+ w& t* T
9 l, t) g! l; G8 [1 s
坊間常嘲笑吳作棟是一位「暖席」總理,亦有人認為李顯龍是一位「被庇護」的總理。在他父親巨大的身影下、在吳作棟尚受民眾歡迎的背影下,李顯龍一路來顯示不出他應有的領袖風範。許多重大的決策,他都不是第一個發言人。如今兩位資政離開了政府,他應該真正可以享用到當「內閣第一人」的權力空間,實施他的政治抱負,開展自己理想格局。李顯龍時代的來臨,整整遲了七年。
$ |3 s" T0 \$ ~2 D; X5 Q, Ktvb now,tvbnow,bttvb

! {* N" ~, ]4 r0 c) J: Z4 v李顯龍時代也只不過是新加坡從威權到民主的過渡期。他任總理剩餘時間,應該是為下一位領導人鋪路。他常把物色下一任總理人選掛在嘴邊,新加坡人但願如此。開展新局,有賴新人。
' ]) M" J1 C; ~5.39.217.77:8898
* q9 m& m6 m% x8 m
(作者為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院長、政治學教授。曾任職新加坡國立大學、東南亞研究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1

評分次數

  • aa00

獅城元老退位新內閣換血 鍾天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7 x! p0 N# v) Q

' j- W, \/ N' B9 b& w! O- K# b新加坡國會選舉揭曉後,政壇元老李光耀與吳作棟宣布退出內閣,以便政府檢討政策;總理李顯龍領導的內閣大換血,九名老將退職,三新人入閣。  X6 P1 B  N) x; k- Y. C
$ c9 ]" _/ V8 c
新加坡國會選舉成績揭曉後十天,總理李顯龍重組內閣,原有二十一人經過大瘦身後減了六人,九名老將退位,包括兩位前總理李光耀和吳作棟;三個新面孔易華仁、王瑞傑、陳振聲入閣,這將如何影響轉變中的政局,備受矚目。( r' Y& K" U8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t# L% R9 z% P* R& u& B
八十八歲高齡的李光耀是新加坡建國之父,一九五九年起擔任總理長達三十二年,是世界上任期最長的總理;一九九零年底吳作棟接任總理十四年後,李光耀的長子李顯龍在二零零四年成為新加坡第三任總理。這些年來,李吳兩老都沒離開過內閣,李光耀以內閣資政、吳作棟以國務資政名義共同輔佐李顯龍。
8 m9 T4 C8 Z, A4 ?5.39.217.77:8898
+ \6 A9 [/ ^% U! ?" S
五月十四日即大選舉行後一週,五十九歲的李顯龍在擬定新內閣名單時刻,兩老突然在傍晚時分發表聯合退位聲明,表示經過慎重考慮新的政治局面,也思考了它將如何影響新加坡的前途,「現在該是讓年輕一代在更加艱難和複雜的局面下推動新加坡前進的時候」。七十歲的吳作棟隨即在facebook寫道:「這麼一來,總理便可以更新他的內閣,以便檢討政策,並以新的思維去改造新加坡。」
$ c9 A2 F) }' d( W% o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9 B; t* Q2 e  f9 w
輿論一般以「震撼」、「驚訝」來形容兩元老的政治退位。當地主流媒體都以大篇幅報道李光耀如何在掌權的半個世紀成功打造了新加坡,把一個貧窮小島躍升為發達國家,去年的人均GDP(以購買力平價計算)逾五萬六千美元,居世界第三。強人家長式統治在短時間內創造新加坡經濟奇蹟,但也帶出不少問題,不滿之聲在五月初大選尤其響亮。
, j* ^' a+ n/ `9 g
2 |& E. s2 U# p. n; w7 jtvb now,tvbnow,bttvb對李光耀創辦的人民行動黨來說,五月七日大選成績無疑是當頭棒喝。本屆大選是新加坡建國後第十一次,也是李顯龍督軍的第二次大選,可是戰績卻是歷來最差。執政的行動黨在八十七個國會議席競選中贏得八十一席而繼續一黨獨大,但總得票率僅六成左右,比上屆大選減少六個百分點。攻勢猛烈的反對黨贏得近四成選民支持,多達四十個議席的朝野得票差距少過十個百分點。最大的反對黨工人黨破天荒奪下六席,包括擁有五個議席的阿裕尼集選區,落實「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數以萬計選民託付下去制衡政府,對獅城的政治生態開創指標性意義。
" x" N2 |$ [) m3 y" @#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U. d! T7 `/ m4 n! _
在激烈選戰中,李光耀和吳作棟是出征的最資深領袖,兩老分別率領團隊捍衛個別的五人集選區;李光耀在沒有對手下未戰先勝,但吳作棟只能險勝,一改過去多屆的輝煌戰績。競選期間阿裕尼選情告急,李光耀以強硬口氣告誡當地選民:支持反對黨要「後悔五年」。tvb now,tvbnow,bttvb1 L3 n' g  W8 e/ |* y4 q

" u0 ~) B' p4 d4 Ltvb now,tvbnow,bttvb針對黨元老的硬話是否幫倒忙,在阿裕尼落選的外交部長楊榮文剖析敗因時沒有給予正面回答。但他提到民心思變:「科技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組織,也打破了舊有的權力等級制度……行動黨若藐視這股改變的浪潮,並拒絕自我改變,必將遭淘汰。」他隨即宣布淡出政壇,他的搭檔、唯一女部長陳惠華也選擇離去,五十出頭的他們都表示,「年紀已大,須讓位給年輕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8 Y; l5 \8 o' P# p  d
) x5 `0 f' Q% P; t) n0 }
面對新形勢,李顯龍在競選期間放低身段,為有欠妥善的施政公開道歉贏得不少讚譽;他聲明自己的治國方式有別於父親李光耀的強硬手法。但對兩老請辭,他覺得「事關重大」。他說:「我認為最基本的考慮是要用什揦樣的最佳方式組成(內閣)團隊,才能夠在未來五年最有效地為國人解決問題,並同國人建立友好、互信的關係。」公仔箱論壇1 g" a* c# G) |. P

: ^) }- a5 B0 m6 j" [* M- t. G五月十八日出爐的新內閣名單,評論認定是李光耀時代結束、李顯龍時代的開端。作為新加坡第三任領導,李顯龍在大選時派出二十四名新人,圈定其中「五大天王」為第四代領導核心,除了一人在阿裕尼戰敗,另四人都委以重任當上部長或政務部長。對於大選中表現欠佳的三名部長,即內政部長黃根成、國家發展部長馬寶山、交通部長林雙吉都紛紛下馬,加上阿裕尼落選的楊榮文和陳惠華,及急流勇退的兩名資政、選前退隱的資政賈古瑪和總理公署部長林文興,新內閣不見了九張老面孔,即撫順民意大換血,也象徵新時代降臨,特別是掌管高達三千億美元資產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的主席也由李光耀換成李顯龍。
李顯龍的下一步  卓冠廷
* K0 D# d- f. g( e$ P& l5 k, s) Y" q/ R. n

# Z; u1 U) V& X! l1 T  X. I公仔箱論壇二○一一年五月八日凌晨,上千人齊聚在新加坡後港體育場,高歌慶祝工人黨於國會大選中贏得六席席次,儘管人民行動黨仍取得國會總數八十七席中的八十一席,但得票率僅六十.一四%,創下新加坡獨立以來最低得票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隨後表示此次國會大選是「歷史的分水嶺」,世界各媒體紛紛發表評論,認為這個分水嶺所代表的不僅侷限於李家世代交替,更代表新加坡於可預見的未來將擺脫人民行動黨一黨專政,邁向一個多黨政治的民主國家。4 ?% D8 C; Y# m" u6 F
tvb now,tvbnow,bttvb. U9 C5 X8 d/ h" X. Z# M8 z
人民行動黨為了持續掌握執政權,積極善用執政資源,除了於選前重劃選區,確保選區的劃分對執政黨較為有利外,李光耀於一九八八年設置的集選區制度更是大幅壓縮反對黨的空間。此次大選最使人訝異的莫過於由工人黨祕書長劉程強及台灣出生、十一歲移民新加坡的陳碩茂組成的五人團隊,於不被看好的阿裕尼集選區擊敗了新加坡外長楊榮文領軍的執政團隊,首次於集選區獲得席次。由於集選區制度於人數及種族上的要求,反對黨往往無法推出足夠的「一組」候選人參選,使得人民行動黨於諸多選區因缺乏競爭者而宣布自動當選。從一九八八年至二○一一年間從未有任何一個反對黨贏得集選區的席次,而集選區的制度也使反對黨的得票率與獲得的席次不成正比,以此次選舉為例,反對黨總得票率近四成,但僅於國會中贏得六席,占了不到總席次的七%。公仔箱論壇! o# p% ?' ~  g6 V: ^# [0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k8 h! B+ L
多黨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條件,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於《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一書中提出自一九七四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開始以迄目前,為全球性民主化潮流的第三波浪潮,台灣也於此階段經歷政黨輪替後,完成民主轉型。杭廷頓認為當今國家在邁向民主化的過程分為兩種可能性,第一種為「變革」,在變革過程中首先需要有改革派的出現,在威權體制內出現一群領袖或是潛在的領袖,相信往民主化的方向邁進是正向的,而且這群人必須在該政權中大權在握,而且通常需要與反對派領袖、政黨,甚至是社會團體進行磋商及合作。第二種則為「置換」,同樣是民主化的過程,然而置換完全不同於變革,當執政當局內部的改革派太弱勢,或者根本沒有改革派,而後造成反對政黨日益強大,而執政黨力量日益衰減,最終造成執政黨崩解或是被推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 c3 M& o
1 M" s0 u1 q7 g
過去新加坡的高經濟成長率確保了人民行動黨執政的正當性─新加坡於二○一○年經濟成長率高達十四.七%,新加坡政府每每到了選前更是「有富與民同享」,利用財政盈餘與人民分紅,積極利用國家資源爭取選票。然而類似的戲碼在此次大選卻似不如以往奏效,選舉結果代表的是新加坡遲早將走向一個多黨政治的民主國家,當年李光耀引以為傲的「新加坡模式」,終將成為世界民主化潮流下的一個過渡階段。在內閣資政李光耀及國務資政吳作棟宣布引退後,李顯龍如何面對史上最多席次的反對黨國會議員?如何面對全國近四○%不願支持人民行動黨的選民?李顯龍的下一步,將決定新加坡邁向民主國家的方式! 
; s* z0 [0 ~- |) ?- U1 c3 b( t
# z! S0 e: l9 m- h4 n
公仔箱論壇; `  o. n1 o. K% F  T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