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Inside Job 荷李活式簡化世界 黃洋達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4-3 06:39 AM 編輯
; r/ ~7 |; c, Q4 Q( A, |.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2 t* L  w4 D0 N
Inside Job 荷李活式簡化世界  黃洋達公仔箱論壇- ]! B6 s8 c4 ^0 G+ L8 ?
5.39.217.77:8898- M& ~) y& @4 B/ ~+ z+ D  J8 f
美國,世界第一超級大國。是什麼利器,讓她足以橫行天下?最具威力的,非以下三件莫屬﹕軍事、金融、電影。
( _  _7 W2 g6 n$ Z9 y3 {
公仔箱論壇! r$ E0 C; q* i) @5 W" C
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來龍去脈為何,眾說紛紜。《Inside Job》以紀錄片手法,剖析當中原由,意圖揪出禍亂的元兇。影片更得了今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這算是同室操戈?美國電影要向美國金融開火嗎?
, Q5 S! ^- F  P/ N: l6 f/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v6 K( }# N# W3 W, L5 F
我卻看到,美國兩大武器,聯手出擊,挾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榮譽,詐騙全世界。
2 O6 x, P  ~1 a$ n0 X0 _* i
5.39.217.77:8898- O. g5 C0 x. i! {6 W% I6 k8 i
「監管好 就解決問題」5.39.217.77:8898. L/ p7 b7 F6 C% P- t

( o% S" f4 H$ Z* c4 B  r' A電影由冰島破產作為引子,一個財務穩健的小國,何故搞到瀕臨破產?影片引述,三家銀行在全球金融化的趨勢下私有化,銀行業務變相失去監管。銀行進行高風險的業務,遠超過本身所能承擔的,結果爆煲收場。這段短短的引子,點出全片的重心所在﹕政府對金融業監管不足,於是貪婪的惡獸就作亂了。
: g  s  c9 S( x5 j) i: I# I8 Ytvb now,tvbnow,bttvb

# K( c# h+ F3 F+ o& t% H公仔箱論壇片子花了不少時間,解釋何謂CDO,何謂CDS,講述評級機構胡亂替投資產品評級。一切禍亂源頭,就是政府低估了金融惡賊們的貪婪劣根性,監管一再放寬。一大堆無抵押的債務,風險奇高,為了把風險轉介,把這些不良債務,合成包裝,使之證券化,變成CDO,讓評級機構評為AAA級,高價出售,把風險轉介給CDO買家。CDO買賣愈來頻繁,為了將CDO的潛在風險進一步轉介,保險公司又推出CDS,原理就如保單,收取巨額保費,萬一CDO出現問題,債無法回收,保險公司負責賠款。
( M+ ?4 F7 l2 L- B% j6 `) f2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_! {8 m" G( @
所謂經濟,其實就是deal,愈多deal經濟就愈好,哪管交易的是什麼。交易風險高又如何?他們不斷在trade的,就是「風險」本身。當「風險」本身成為了一種商品,要如何評價這商品交易所帶來的風險呢?終於08年爆煲。tvb now,tvbnow,bttvb* h& k( u( W$ Q! p2 G' `

- r6 e5 _( F: s4 s2 l: h1 s公仔箱論壇
片子說的,大概都是事實,卻不是事實之全部,它巧妙地隱瞞了最重要的部分。影片把全世界分成四種角色﹕金融大奸狗、利欲薰心的貪官、被蒙蔽的政府、無辜受害的老百姓。最壞的當然就是華爾街的金融才俊,賺取天文數字的薪酬,把薪金全用作吸毒、召妓、買私人飛機。美國政府本身是幫兇,只因財金官員與聯儲局,與投資銀行千絲萬縷的利益勾結,致使他們瞞上欺下,總統的角色,就如《包青天》裏的昏君吧。說到被害的百姓,更扯到中國的廉價勞工,受金融海嘯之累,他們本來充滿希望的工作崗位都消失了,夠煽情了吧!tvb now,tvbnow,bttvb& G& [& q9 ]+ ?9 |( @

. v! a) q7 U; u8 y5.39.217.77:8898雖滿是控訴,但潛台詞卻是這套金融體系本身其實並無問題,禍亂的源頭在於金融業者過度貪婪,只要對金融產品做好監管,一切就會重回正軌,就連遠在中國的工人也能重拾希望了。貪婪,是一切問題的根源,等同阿媽係女人。問題是﹕奸角們其實是被迫胡作非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y8 M0 }& {: K4 C& {' R$ d

3 E: T' m( S4 B6 @8 [+ _tvb now,tvbnow,bttvb印鈔是元兇資金氾濫
$ j0 C1 O7 {9 v5 [5.39.217.77:8898

+ r. x: D: |9 O+ }回到影片最初介紹的冰島,為什麼那幾家不受監管的銀行,可以借出超過冰島GDP十倍有多的金額?錢從何來?銀行只求放貸,不問對象,是誰人迫使?歸根究底,就是錢太多嘛。長年處於低息狀態,游資氾濫,銀行水浸,為求將多餘錢貸出,銀行六親不認。影片一直避談銀根問題,美國長年濫發鈔票,明明就是泡沫處處的元兇,在影片中卻只扮演一個被蒙騙的昏君,為什麼?因為資金氾濫的情,到了2011的今天仍然持續,甚至變本加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7 T! r: W9 \3 [! K. t4 g6 r

5 i5 j+ \+ D' d) Q5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全球化的金融經濟體系,早已遠遠與實體經濟脫離關係。有交易才有經濟增長,可是當銀根氾濫,實體交易已無法消化這麼巨大的資金流時,為了繼續交易,於是連「風險」都得拿來trade。資金長年氾濫原因何在?美國政府長年貿赤財赤,不斷拍賣國債,至2011年初,美國國家總欠債約14萬億美元。說美國瀕臨破產,不如說美國早已破產。全球貿易以美元作主要單位,各國的經濟起伏與美元幣值息息相關,港幣更直接掛鹇美元。全球金融與貿易的基礎,就是建立在一個破產的國家之上。在這個荒謬的全球金融體系底下,金融業者的毒癮與貪婪,還有一提的價值嗎?tvb now,tvbnow,bttvb' R3 L& K5 M  {
公仔箱論壇* n) ]- v4 P( n% {, @* [8 V
輸出國家問題「風險」變商品
6 u3 w4 x. A' D. @6 J
公仔箱論壇: Y0 P/ P. X. @
為了應付各樣開支與及償還債務,美國不斷增加美元供應,讓美元持續貶值,變相一直替自己減輕債務壓力。這種做法,等同將國家的經濟問題向外輸出,讓全球替自己的欠債埋單,同時也替金融市場造就了數之不盡的游資,泡沫瀕生的原因在此,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卻隻字不提。無數讓人摸不覑頭腦的衍生工具,都是被過剩資金逼出來的。在濫發貨幣的時代,這隻魔鬼會以不同的形態現身,CDO、CDS只是其中一款軀殼,你監管限制這殼,魔鬼也會找到另一個現世的形態,在「次按產品」之前,他就曾化身為科網概念、垃圾債券等等形態。
# a& `7 T$ g2 }" \* v+ m: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0 H8 E. K3 @% ^
今日,影片帶領我們反思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弊端,好像急於要為金融海嘯蓋棺定論。今天我們學乖了嗎?沒有,我們比之前更離譜,查看自己的電話紀錄就知道,這一年間,你收到多少個銀行或信用卡低息貸款的coldcall?美國的貨幣供應量有增無減,股市重回高位,大家好了傷疤忘了痛,用另一個泡沫來掩蓋之前一個泡沫。盲目追求增長的,只是有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嗎?抑或是全球經濟體系,一旦停止高速增長,就無法維繫?自工業革命始,我們都認為世界不斷向前發展,可是近20年來,金融發展最急速的黃金歲月裏,科技創新有長足的發展嗎?8 {5 p9 u" e( r4 ?7 g

+ I$ c, u; T5 l& {( X5 U衍生金融產品這種金融創新產品的出現,其實反映了世界經濟體系的虛無,我們只能在金融手法上追求進步,而沒有別的地方可追求進步了。股災愈來愈頻繁,是否告訴我們,除了數字,我們其實沒增長過什麼,而數字,終究只是數字。tvb now,tvbnow,bttvb$ v+ ]1 E) V. ~% Y
* `/ k: R1 y( U/ p7 y) n% p
Inside Job》這套最佳紀錄片不打算跟我們分析這些問題,不是因為製作人看得不透徹,相反,他們明白舞會還得繼續,音樂還沒停下。塑造一兩個壞蛋角色,稍事戲劇化的教訓一下,把他們趕出舞池就好。讓大家鬆一口氣,繼續跳舞,誰也沒有發現,整個舞會場地根本就建築在浮沙之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