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賴心臟泵血到全身,一旦心臟主動脈瓣無法正常開合,會加重心臟負荷,可致心衰竭,患者一年內死亡風險近四成。惟三分一患者因年老體弱等原因,不能承受傳統開胸手術,只能以藥物控制病情。伊利沙伯醫院上月完成本地首兩宗微創主動脈瓣植入手術,利用「通波仔」原理,為無法做開胸手術的病人更換心瓣。兩人康復進展良好,國際研究顯示患者存活率增加逾兩倍。
* s- U& a! E' g公仔箱論壇
' _! {* F; s) ^' L) m9 J2 E香港先天及結構性心臟病學會會長鄭長華昨指,主動脈瓣負責讓心臟泵血到主動脈,並防止血液倒流。但隨着年紀增長或患風濕性心臟病等,主動脈瓣會變得狹窄,加重心臟泵血負荷,導致胸痛、暈眩、疲倦、氣促及心悸等,最終會致心衰竭。研究指七十五歲以上人士,約百分之三患主動脈瓣狹窄。
# f* f6 c, Z C4 O: _7 o# d- j公仔箱論壇心胸外科專科醫生何國強表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個案若不加治理,一年內死亡率達三成八,五年及十年死亡率更達六成八及八成二。以手術更換心瓣為治療「黃金標準」,傳統開胸手術要全身麻醉,並需令患者心臟暫時停頓及接駁人工心肺,再於胸腔切開約七吋傷口,併發症及死亡風險約百分之五至一成半。近三分之一患者因年老體弱等原因不宜做手術,只能以藥物控制病情。
, X1 C4 n+ I- S2 E5.39.217.77:88986 Z# J* m8 \: ?* b* R! U
5.39.217.77:8898$ c! ^# V2 u& L; @- m" t4 |
過程兩小時 一周康復伊院心臟科主管蔣忠想指出,該院去年一月及三月派出跨部門團隊到瑞士及新西蘭受訓,上月初引入「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成功以微創方式為兩名無法接受傳統手術的患者更換心瓣,為全港首兩宗病例。
0 r( B% F) |0 P/ C" jtvb now,tvbnow,bttvb伊院心臟科專科醫生李耿淵說,該技術與「通波仔」相近,以導管將人工心瓣經大腿股動脈運送到心臟,張開後便可取代原有心瓣,一般可用十至十五年。患者於手術期間可維持正常心跳及自然呼吸,過程約一至兩小時,較開胸手術短一至三小時,康復期亦由六至八周減至一周。tvb now,tvbnow,bttvb8 O+ z3 m1 x% @! D o, |0 o# f
國際研究顯示,患者接受微創換心瓣手術後,五年存活率可由兩成二升至六成八,增幅逾兩倍。粗略估計本港約有一千名患者適合接受微創換心瓣手術。病人若於伊院接受手術,需自費約廿四萬元儀器費。本港首兩宗病例則由伊院心臟科基金資助。有私家醫院正研究引入新技術,估計手術連住院費用約四十萬元。5.39.217.77:8898, n! ^7 ~% ^# R( W. y9 p& U
主動脈心瓣狹窄死亡風險曾出現併發症 死亡風險
! V: e: C( z4 S/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心絞痛 5年死亡率為50%
+ _& [' V7 Y% s0 O- w: q昏厥 3年死亡率為50%5.39.217.77:88982 j0 ^8 l3 s% ]
充血性心衰竭 2年死亡率為50%. H9 [ N7 N9 m2 N" X7 J& M, w( s
資料來源:香港先天及結構性心臟病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