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5 12:44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e2 _ y; [/ }; C+ Q2 x7 h
- }% w, f& y8 d( K$ @# ]2 k曾蔭權蓋棺論定司徒華 紀曉風公仔箱論壇% R o, Q Z! }* G8 [+ d4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h$ u7 @# G8 s ~
藉「慎終追遠」令「民德歸厚」的儒家忠孝文化特別重視身後評價,是為「蓋棺論定」;而由於中國人 的官本位封建思想即使在大國崛起後依然濃得化不開,以致無論是在朝在野,有名有姓的中國人都異常重視官方歷史評價,是為「御批蓋棺論定」。在這樣的一個文化醬缸中,行政長官曾蔭權對司徒華的「終極評價」,就像台灣檳榔一樣,甚堪咀嚼(順便一提,「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句話的始作俑者,正是曾蔭權的老祖宗 曾參,他乃係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孝子)。公仔箱論壇+ X% _- C, Z, o& n2 K0 a
4 Q; k/ e/ O) q: d5 j# Q. h關於香港聞人所獲得的官方歷史評價,最為香港市民津津樂道的一位,信是於06年10月底逝世 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當時新華社發表的訃告稱他為「傑出的社會活動家,著名的愛國人士,香港知名實業家,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評價可謂前無港人。至於司徒華,在中共眼中,當然不可與霍英東相提並論,但新華社昨天傍晚亦有報道其死訊,雖然無褒,卻也無貶,只列出他「曾於1998年至2004年期間擔 任特區立法會議員」,算是確認司徒華在香港建制內的角色,而不及其他,則意味還有留待歷史評價的餘地,可堪玩味。
C9 R* I0 o3 e% f關於司徒華的官方歷史評價,到目前為止,最高規格而又最詳細的文本,是行政長官曾蔭權所發表的聲明。這篇聲明對司徒華的評價十分之高,高到叫人不得不反思的地步。
0 C. v" ^+ K) L9 H( o# R5 a
) y! U; ]9 V w4 M# W; rtvb now,tvbnow,bttvb聲明劈頭就說「司徒華先生一生熱愛中華、熱愛香港,致力推動民主發 展」,對照英文版的「Passionate about China and Hong Kong」,即可確定,曾蔭權認為司徒華「愛國」,這一點若未得到中央首肯,或會有政治反響。當然,基於中通社也有轉述這篇聲明,或可初步假設中央起碼不反對曾蔭權如是說。而若結合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高調稱讚「司徒華是很愛國的人」一事來看,捧司徒華上「愛國神枱」,看來是遲早問題。5.39.217.77:8898- s2 U5 I' {; N- I6 L- g
0 q! A4 w. u/ q Y- `tvb now,tvbnow,bttvb至於另一個由網民提供的詭異佐證則是,經Google搜尋「上亞厘畢道facebook」,即可發現「特首哀 悼司徒華逝世」一項,相關記錄是「寫於 2011年1月1日 23:01」,而非透過個人facebook戶口入「上亞厘畢道」所記錄的「寫於2001年1月2日 15:01」,這或可大膽假設曾蔭權前晚已經知道司徒華命在旦夕,遂預先寫定聲明,好提早問准中央,云云(由於不民主,網民有如斯的猜疑,絕對是合理的想當然矣,不過,筆者認為,更大的可能是Google的總部在美國加州,時區剛好慢香港16個鐘頭)。5.39.217.77:88982 c4 b# z" N: g
, P- }3 T- | F& P4 s' o
不得不反思的是,聲明強調「政改方 案通過,香港民主邁出重要一步,司徒華先生功不可沒」,叫人慨嘆中國政治人物死後,彷彿都會淪為任由江湖術士玩弄的湘西行屍;而英文版更把「香港民主邁出重要一步」寫成「marked a big leap forward inHong Kong's path to full democracy」,意為「香港邁向全面民主之路得到大躍進」,誇張得叫筆者邊打冷顫邊翻譯。當然,路人皆見,這段話語旨在把司徒華轉化為「民主神主牌」,永鎮「異見聲音」,但是,到頭來,卻更有可能變成司徒華墓誌銘上的「錯體字」。
; X% u+ m4 q8 K. T3 T9 w%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7 Z" a9 ?4 T, L) d$ E h
. c# }: z- C; A$ W5.39.217.77:8898神化司徒華工程正式啟動 紀曉風
3 W1 R: G7 d G, o3 L4 U& ]1 x公仔箱論壇雖然行政長官曾蔭權嘗 試一錘定音,蓋棺論定司徒華的歷史評價,但畢竟司徒華尚未被蓋上棺材 蓋,官論以至公論都肯定難定,以致未來一段日子,大家聽得最多看得最多的自選動作,將會是各路人馬出盡法寶美化死人,爭相串演「政治死人化妝師」。此乃蓋棺論定前最常見的集體情緒反應,是為「死者為大」!
' ~% b9 q; |+ C( Q5 u C+ i1 K! n8 ]5.39.217.77:8898
5 P3 b+ j7 d9 R y) `/ I3 D快速回帶。曾蔭權主要肯定司徒華「愛國」及「功在通過政改方案」。第一點茲事體大,短期內都不會有再高一級的確認;第二點頗具爭議,短期內都不會得到大部分港人的共鳴。等而下之,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及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雖然不約而同,連死人都要統戰,但取態就大異其趣。唐英年強調與司徒華「相識多年,並曾在多個公職上共事」,大打溫情牌之餘,順便提醒大家他已從事公職多年;而梁振英就側重司徒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至特區成立,加入香港的回歸工作」,企圖令大家聯想到,他也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投入香港的回歸工作,而潛台詞自是「功在家國」。tvb now,tvbnow,bttvb! Z" @5 Z5 R! S) T
, n( v2 {# b- l% dtvb now,tvbnow,bttvb凡此,均屬「借運法」,並可條分為「借屍還運法」,也就是借美化死人來美化自身,性質其實類似當年李小龍暴斃,即有大批「生前好友」忽然「蒲頭」,「憶述」與李小龍的「過命交情」一樣。再來,就是美化死人終極版──神化死人!
# @; y% B# M/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v# k* M @: I公仔箱論壇這方面,最新上市的自選動作,就是何俊仁公 開透露,司徒華當年曾經拒絕拿勳章或太平紳士榮銜,進一步「淨化」司徒華,成為不食人間煙火的神級人物,以致叫人聯想到當年「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白求恩大夫和雷鋒同志。長此下去,說不定就會像塵封的銅製司徒華頭像一樣,失驚無神被人從暗處抬出來,抹一抹蜘蛛絲,噴一噴碧麗珠,跟手放在旺角教協的悼念冊 旁,成為善男信女頂禮膜拜痛哭流涕的傾情對象。結果,「成功不必我在,功成其中有我」地成就一場「造神運動」。' s; e$ W6 C# Q% k
3 S+ y/ t K$ j. i7 J公仔箱論壇當然,更普遍的現象是「三諱」。中國傳統一向都強調「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司徒華既是泛民尊者,也儼如不少港人的親者,更堪稱社運賢者,可謂「三諱通殺」,自然很少人會、極少人肯、更少人敢提出「異見聲音」。而這,卻其實最違司徒華畢生謳歌的民主精神,試問芸芸所謂的「民主接班人」情何以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