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2-13 07:26 AM 編輯
1 w2 {. P, h( U4 l
% b7 w3 O9 N" h* I' e劉曉波點起的火炬不會熄滅 盧峯
6 G+ L# B6 |& B G; h x) U
$ ?1 S6 Z) j; w8 I. B沒有萬人操演,沒有璀璨奪目的煙花,沒有幻彩激光,沒有亢奮的國歌高奏。可是,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比○八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動人得多,比甚麼國慶大閱兵有意義得多,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i( I) R1 \# z" Q# v5.39.217.77:8898
: g! v7 w$ I2 l8 n: r2 k公仔箱論壇小小的挪威,居然敢捋虎鬚,不理當今第二大國事前的百般威嚇,堅決捍衞民主人權自由等普世價值,堅決把和平獎頒予被囚在苦寒的中國錦州監獄的劉曉波。同樣難得的是,整個頒獎儀式絲毫不受北京當權者及他們的幫凶影響,依舊莊重得體,不卑不亢。一張空凳就勝過北京當權者及爪牙的千言萬語、百般攻擊。像這樣以人為本,以個人尊嚴為重的典範,怎會不讓全世界動容呢?
5 D: I8 M8 {+ C% i
5 f' N! r, U: F- Q禮台上只有張萬鈞和他的小提琴,只有張萬鈞和他選的音樂。小提琴家沒有說甚麼話,沒有慷慨激昂的演詞,沒有擺出一副與眾不同的模樣,沒有考慮今次演出可能令他成為北京當權者的眼中釘。他就像平常演奏那樣全情投入在所選的樂曲中,全心全意為劉曉波、為頒獎禮、為全體嘉賓及全球觀眾演奏。《茉莉花》、《彩雲追月》、《愛的禮讚》都是耳熟能詳的樂曲,可在張萬鈞的小提琴弓弦下,每一粒音符,每一段起伏都牽動着大眾的思緒,讓人份外記掛獄中的劉曉波和被軟禁的劉霞,讓人痛心劉曉波、劉霞夫婦無法跟大家分享這些動人的樂章。
4 r- k; B: F+ N7 c$ Z6 ~' ^: r/ L
& V2 Z/ z, \; }$ f) P' ptvb now,tvbnow,bttvb當然,還有那張空凳,還有,無法站在禮台上的劉曉波。從八九年六四屠城開始,劉曉波始終堅持以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方式推動中國走向民主,走向人權法治。二十年間一再被當權者以言論入罪,成為階下囚;又或被嚴密監控,無法自由活動及生活。但是,劉曉波沒有灰心,沒有退縮,始終如一的聲援六四受難者家屬及天安門母親,不屈不撓的聯絡其他有心人,積極為中國的民主人權打開一條可行的路。: J$ _3 F0 F1 l
0 C8 e! _! U6 v4 T g就是這份執着,打動了國際社會,讓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明白中國的民主人權火炬沒有熄滅,中國還有像劉曉波這樣敢於高舉民主人權火炬的人。北京當權者雖然把劉曉波關了起來,令禮台上出現一張空凳;但劉曉波點起的火炬沒有熄滅,而是照得更亮更遠;禮台空凳反映的不是失落與寂寞,而是北京當權者的懦弱與荒謬。看着這空凳只會讓海內外中國人更感到民主人權自由的可貴與當權者的可恥。公仔箱論壇9 K9 @8 Q# }% X% s- @
C! M8 c3 P- y0 m7 Y3 O6 }那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過去幾天一而再、再而三的把今次頒獎禮形容為鬧劇, 又指任何人都不可能藉諾貝爾和平獎之名干擾中國的發展。了解和平獎來龍去脈,知道選擇劉曉波獲獎理由,看過頒獎禮的人都會明白,姜瑜及北京當權者指和平獎是「鬧劇」只是心虛,只是詞窮理屈的表現。隨着中國在國際社會的位置與角色越來越吃重,國際社會更有需要向中國表明她不能凌駕於民主人權這些普世價值之上,國際社會更有需要向中國的專權政治說不。正如和平獎委員會主席亞格蘭在讚詞中所言:「很多國家只顧及眼前的本國民族利益或對劉曉波的倡議和努力置若罔聞時,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再一次決定,通過和平獎的頒發,來支持為全人類利益而奮鬥。」5.39.217.77:8898* V4 P0 b0 q. X/ [* D8 q0 e; C/ E
; R o# h8 B! r3 y( M要說鬧劇,北京當權者自編自導自演的「孔子和平獎」才是不折不扣的鬧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