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沒有索仁森 就沒甘迺迪 林博文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1-11 09:20 AM 編輯
9 D5 b9 z2 D$ Q5 y! ^6 mtvb now,tvbnow,bttvb
4 f4 k+ w1 Q- M沒有索仁森 就沒甘迺迪   林博文公仔箱論壇9 X" A% J* c& X4 F3 a( _9 A

5 r7 b* @! |7 {" T$ g: T5.39.217.77:8898去年八月二十五日深夜,愛德華
.甘迺迪病逝時,不少人認為他的辭世乃象徵「甘迺迪時代」的結束。其實不然,甘迺迪時代的正式終結,應以十月三十一日去世的索仁森(Theodore C.Sorensen)為標誌。終年八十二歲的索仁森,不僅是甘迺迪總統(JFK)的文膽、軍師顧問、智囊,他也是甘迺迪的思想啟發人,知識灌輸者,甘迺迪自己曾坦言索仁森是他的「思想血庫」。沒有索仁森,就沒有甘迺迪,更沒有世人(當時及後代)所熟悉的文采斐然、詞豐意縱的甘迺迪。
4 y0 y0 ~; m6 P) I5 Y6 Z公仔箱論壇
5.39.217.77:88988 g  x  R5 v) q) h# N! a  R1 T' z
十九世紀英國作家布渥來頓(Edword Bulwer-Lytton)說過一句名言:「筆比劍更有力」(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內布拉斯加州鄉下長大的索仁森,就靠他的文字能力和作文天份打造出甘迺迪,甘迺迪就職演說的許多句,諸如:「火炬已傳給新一代的美國人」,「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麼」等,都出自索仁森之筆,而成為政壇上的千古絕唱,並肇始了綿延不絕的所謂「甘迺迪迷思」。索仁森的千鈞之筆透過甘迺迪的口才,傳揚人類的尊嚴、民主自由的價值,比刀劍槍炮還有力,甚至穿過銀幕,震撼人心。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六日,甘迺迪在西柏林發表:「我是柏林人」的德語名句演說,鼓舞了千千萬萬的德國人,史傳美談,這篇演講即為索仁森的傑作。
& ?, V+ t: _6 @$ t, mtvb now,tvbnow,bttvb

* i7 ^+ \5 p% j"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索仁森從內布拉斯加大學及法學院業後,二十三歲隻身到華府打天下,人生地不熟,他以前只去過一次德州,除此之外,從未離開過中西部。到了華府,先在政府機構當律師。十八個月後,三十六歲的甘迺迪參議員聘二十五歲的索仁森當研究助理,後來升為立法助理。不久,甘迺迪即發現這位年輕的助理文筆很行,美國史知識又豐富。甘迺迪打算出一本介紹美國政治史上幾個具有道德勇氣,「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政治家,這本書即是在一九五六年獲得普立茲傳記獎的《勇者的側面》(Profiles in Courage)。數十年來,媒體和文化界,一直盛傳這本書不是甘迺迪親自寫的,而是由別人捉刀,其中嫌疑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索仁森,另一個是喬治城大學教授戴維茲(Jules Davids)。喜歡「扒糞」(muckraking 揭發名人與官場醜聞)的專欄作家皮爾遜早在一九五七年即已公開表示有人替甘迺迪捉刀。其實真正執筆的人就是索仁森。史學家巴米特(Herbert Parmet)於一九八年出版《甘迺迪的掙扎》一書即指出,甘迺迪雖是《勇者的側面》的寫作方向、內容和成書的總提調,但索仁森卻是完成該書的主要人物。公仔箱論壇8 i2 z0 j+ ?% t& y* Z7 ]9 i' ?

  g) K# d! ^8 R, p( v3 m)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索仁森是個「忠誠的僕人」,他一直為主子隱瞞,從不居功。但他也透露該書全部初稿是他寫的,甘迺迪至多只寫第一章的大綱。甘迺迪自己沒有本事著書立說,卻愛請文膽代筆,《勇者的側面》並非第一樁。他在一九四年出版的《英格蘭為何睡著了》,原是其哈佛畢業論文,但在出書前經過〈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柯洛克(Arthur Krock)的大修大改,等於重寫。《英格蘭為何睡著了》為甘迺迪祭出了國際問題專家的旗號,《勇者的側面》則是甘迺迪在政壇初試啼聲的起身砲。( [" A7 H, c2 j% v" e. \$ }; [
5.39.217.77:8898- {# ]) ~+ b: y4 s6 H4 {$ ~
甘迺迪剛當選參議員時,媒體說他「年輕、英俊、有魅力、二戰英雄、哈佛畢業生」,擁有全世界最好的。反觀索仁森,既不英俊亦非哈佛,只有一樣可以和甘迺迪相比,那就是「年輕」。但是,索仁森的聰明、才智及文采卻是甘迺迪所最需要的,連尼克森亦不得不承認和讚嘆索仁森的「頭腦和文筆」,他說:「你就是需要索仁森那樣有頭腦的人在你身邊,隨時為你提供火花。」被甘迺迪打敗的尼克森又說,索仁森又有「罕見的天分,能夠找到最適切的語句貫穿美國人民的心靈。」不僅尼克森身邊缺少像索仁森這樣的幕僚,許多美國總統左右亦找不到像索仁森這類的一流文膽兼智囊參謀。目前身陷水深火熱、四面楚歌的歐巴馬,本身是能文之士,上台後卻變成了「失去聲音的人」,嗚呼!公仔箱論壇& W% r$ d" L. n, R& N% y4 ?0 I5 M8 E

5 N  C% t! K  Z' d, `: [& t5.39.217.77:8898中外政治領袖都有文膽在側。蔣介石有過陳布雷、陶希聖、秦孝儀,毛澤東自己善於寫文章,但也有陳伯達、田家英。羅斯福的首席文膽雪伍德Robet E.Sherwood)得過三次普立茲獎,(兩次劇本、一次傳記)。然而,他們的影響力皆不如索仁森,一九六二年十月古巴飛彈危機最緊張之際,甘迺迪寫了一封信給赫魯雪夫,危機隨即化解。那封信就是索仁森執筆的,他那時只有三十四歲。
: @$ c4 a& y1 t* U0 |6 P6 K; W5.39.217.77:8898

9 c$ |9 r& l8 u0 G- S  K5.39.217.77:8898索仁森的詞藻使甘迺迪時代永遠成為美國政治史和文化史上一個璀璨發光年代。英國人以擁有邱吉爾二戰不朽演說而自傲,美國人亦以在六年代出現索仁森的文筆和甘迺迪的口才而自豪。5.39.217.77:88980 P0 E2 O( R. j: b, Y5 S1 `; n

# v' P! E- j. s7 E5 z5.39.217.77:8898
6 ?) ^' ^. x9 x; K5.39.217.77:8898
0 y1 j! g7 W% N0 T; ]5 a0 |公仔箱論壇
Profiles in Courage
5 t- H% x6 L9 v* @! T1 P: S公仔箱論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