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視察深圳經濟特區時表示,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僅要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動政治體制改革。與此同時,媒體也報導,中共中央有意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經濟特區逐漸轉化為政治特區,顯見中共再次推動「政改」,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
+ O. u$ [. R3 I' o% X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w9 Z0 q( H! K8 g
從1979年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政策以後,由於在「政左經右」的侷限下,使得1980年代初期的經濟改革顛跛難行,於是造成「一放就亂、一亂就縮、一縮就死」的縮放惡性循環。為此,鄧小平在一九八六年六月遂決定推動「政治體制改革」,讓中共「摸著石頭過河」的經改政策,能夠順利而穩定的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裡。
3 {1 V' j7 @: d" [- H3 b0 }7 y, c# ?
( U" l2 G2 A% L9 ^9 y當年,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就說:「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於政治體制的改革。只搞經濟體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因為首先會遇到人的障礙。」鄧小平當時還強調:「改革應該包括政治體制改革,並且做為改革向前進步的一個標誌。」- d E# ^* Q6 O, X E# A/ N0 |3 D6 ~)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 j/ m0 K/ y
由於鄧小平主動提出政改的呼籲,使得西方國家誤以為中共可以走上民主化的道路。然而,鄧小平的政改跟西方民主化的觀念並不相同,西方所強調的民主化是一種傾向於政黨競爭與選舉併行的民主機制,但鄧小平的「政治體制改革」只是在中共原有社會主義基礎下,進行機構職能調整的改革,所以當時鄧小平就以「黨與領導機構的改革」做為政改的藍圖,並沒有向西方民主制度的方向過渡,嚴格來說,這只是在機構上進行改革,而不是政治制度上進行全面性的改革。
8 D1 f {: z: N6 M% N- e+ G* f6 ^; h
即使鄧小平的政改只是強調「黨與領導機構的改革」,但這樣小幅度的政治改革,在當年仍然困難重重,除了中共黨內的杯葛造成機構減肥,卻越減越肥的困境之外,外部社會對中共推行政改的期望過高,以致在1989年「六四事件」以後,中共小規模的政治體制改革最後也無疾而終。5.39.217.77:88987 \1 ~9 t2 y. X7 Y" k0 x; I
tvb now,tvbnow,bttvb( K+ F% x3 X6 B! k0 B9 a$ k
雖然如此,但在中共經濟逐步崛起以後,民主與法治的不彰,使得中共統治的合法性一直遭到社會的侵蝕,2005年中共發表了一份「中國的民主建設」白皮書,就已經明確的指出,加強民主法制的建設,積極穩妥的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礎,這也是中共有意重啟「政治體制改革」的再一次見諸文獻的主張,遺憾的是這一次政改的提出,並未出現具體的改革藍圖,所以造成只聞樓梯響,卻不見人下來的結果。5.39.217.77:8898# [7 g% M% t# U1 z- w
公仔箱論壇9 I& G' B% _" s# T* s
而這一次溫家寶在深圳再次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說法,如果配合媒體所指稱的中共中央有意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經濟特區逐漸轉化為政治特區,這項說法若屬實,那麼應該可以比較確定的是,中共可能有意以特區的方式推動政改。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對中共走向民主化,應該是值得期待的一次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