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8-10 01:22 PM 編輯
. L9 T; t6 s. w1 e( D/ r: H4 M1 t5 ~% _8 d G- |+ ~
台灣學者劉兆玄有關中國崛起的看法 余英時
6 c- K( y% w* X9 B0 ?$ @( w5.39.217.77:88985 z. r5 T% Y# l
劉兆玄先生在台灣是非常重要的學術界的人物、教育界的人物,也是政治界人物。在政治上他是在馬英九做了總統以後,做了一年多的行政院長。然後因為水災的關系,他就自己很負責地辭職下台了。他現在的身份就是台灣的中國文化一個研究會的會長,這是很重要的。
7 G, _. H$ U& V# H- h" R2 s# a/ O: J* ?
他當然關心的是中國的崛起,所以他在台灣這個題目開始講的時候,講中國的崛起問題,他跟美國《紐約時報》有名的專欄作家Thomas Friedman在四、五月的時候談論了很久,中國到底是不是崛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z' W8 y7 Z/ i" n! M
; I0 [ |" A) c+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有的國家認為中國並沒有崛起,他跟Friedman都認為中國是崛起了。不過這個崛起又有什麼意義?過去湯恩比講過,十九世紀是英國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的世紀,二十一世紀也許是中國的世紀。這是一個史學家的預言,這個預言是不是實現,這是Thomas Friedman跟劉兆玄討論了很久的問題。他們得到的結論就是說,要看怎麼發展。到現在為止他們兩個人都同意,中國到目前為止已經是一個大國。這個大國呢,是制造的中心、是消費市場的大國,還沒有到文化上的程度。因為文化的貢獻中國在什麼地方,現在還看不出來。( q# ^0 p7 T0 }' i6 l0 M
tvb now,tvbnow,bttvb% d! ?+ j' _, d7 Y
因為過去我們知道,十九世紀英國的文明流散到全世界。這里面不光是帝國主義侵略的問題,同時也是科學跟西方的文化,跟著英國的勢力走遍全世界,發生的影響極為重大。二十世紀的美國也是如此。現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什麼是中國文化?
# F6 m( I5 x1 I* X% E5.39.217.77:8898
( i: X- |1 ^* N4 X- n$ _照劉兆玄講起來,第一、他強調是王道。王道是外面的表現,就是對人是溫和的、是善意的,是不用強的力量的。要從內部精神講,就是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予人」,而不象西方,把「己所欲,施予人」。「己所欲,施予人」,比方說你喜歡吃辣椒,那也強迫別人也吃辣椒,這就不是很好的辦法,這可以走成霸道,雖然動機可能是好的。可是「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就沒有這個毛病。/ R$ N6 \' P* V9 `) V
5 R, k# H) d7 x我們可以說,一方面在我們中國文革的時候,還繼續保持著中國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又接受西方文化比較積極的、好的價值方面,像民主、自由、寬容、注意社會公益。所以,這些事情都是在台灣發展出來的。之所以台灣中國文化已經不是傳統的中國文化、是一個現代化的中國文化,這里面包括了西方、「五四」要求的民主跟科學,已經全部實現在里面。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方向是不錯的。/ X9 D; B/ b# O
5.39.217.77:8898; R3 q( ]$ x7 i3 x: m
所以從這一方面講,台灣跟大陸文化交流,對于大陸還是會有重要貢獻的。大陸科技方面多,實用方面多。而在基本價值方面,因為一黨專政的關系,還許多東西不能改變。就象這次劉兆玄在清華大學演講,媒體就不能公開的,只有在《南方周末》登了一部分的刪節稿,但是全面的內容偶爾大陸網上可能有一些,但是不是都是從《南方周末》轉載的。全文,大陸的讀者還是看不見的。所以,從這個方面講,劉兆玄這次清華大學演講是值得重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