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吃贝类容易中毒

夏天的海鮮大排檔是很多人喜歡去的地方,但吃了扇貝、帶子等海鮮後,有些人會出現腹瀉、嘔吐等現象。香港衛生署近日提醒大家,貝類很容易受到一種叫藻源毒素的汙染,吃後會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要多加小心。
. m( J( b& l' U
. q' Y# T2 W8 r" o公仔箱論壇

1 H) Q6 H1 B% p! x  小心:吃貝類容易中毒
5 _/ L" r5 m* F# x1 N
0 \$ L% C" E( J# D+ G5.39.217.77
5 A5 K! P9 ~) l5 [0 v% t
  專家指出,藻源毒素大多存在於海中的藻類植物中,而貝類大多是濾食性生物,需要攝取藻類爲食。如果所攝取的藻類中含有毒素,它們就會積聚在貝類的身體組織內,尤其是內髒部分。人吃了含藻源毒素的貝類,便會導致中毒。% N; F! @& n5 d  K: T" d

& }4 P# R) H% s

6 R8 S+ S3 Q& E& i2 K2 x5.39.217.77  貝類中毒可分爲4大類:麻痹性貝類中毒、下痢性貝類中毒、神經性貝類中毒和失憶性貝類中毒。其症狀包括刺痛、麻木、出疹、發燒、嘔吐、腹瀉、腹部痙攣、冷熱感覺逆轉、心搏徐緩及瞳孔擴大等。一般在食用數分鍾至幾小時內,這些症狀就會相繼出現。公仔箱論壇7 v( T  t$ T$ H2 y3 |* t. E
公仔箱論壇" q( t9 R$ K  A- `  s; H

5 c/ o8 s! x9 c. S6 N4 v5.39.217.77  香港衛生署建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預防貝類中毒:一是一定要到信譽良好的地方去購買,盡量別到路邊小攤上食用。二是一次吃的不要太多,吃時應該只吃貝肉中呈圓形的部分,那是貝類身體中的外展肌;避免食用周邊發黑的部位,那一般是它的內髒、生殖器及卵子。三是烹煮時一定要徹底,水溫達到沸點後,雖然不能把耐熱的毒素完全消滅,但會大大減低微生物汙染所造成的風險。四是兒童、病人及老年人吃了含有毒素的貝類後,更容易出現中毒症狀,因此要盡量少吃。" [5 ?+ N8 O5 L0 F& [% G# I) j
( p4 J' X% ?" O

5 v% x6 u2 \$ _6 w$ ~7 ^& g5 htvb now,tvbnow,bttvb  專家提醒:吃了貝類後一旦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到最近的醫院進行診斷,並將剩余的食物留下,請有關部門進行化驗和調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