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俗稱過動症)忽然熱門起來,甚至在立法院數位立法委員也質詢起來,於是「過度診斷、過度治療」、「治療藥物的濫用」等以往會在網路流傳的言論開始正式在國家重要機構出現。 c! M+ i6 L$ z, Q( M% [
$ [2 [# \2 z6 \! d( R公仔箱論壇在網路上,有人說...公仔箱論壇3 N( x: _; f- T$ h. q
事件起因之一在於有人在網路寫:「聽一位老師說,隔壁班一位老師,全班20幾個小朋友,就有12位被轉去看兒心醫師,看完診回來,有8位要服藥!」意思就是說有約40%的學生被轉去看兒心醫師,30%被開藥,所以繼續描述:「兒心醫師對過動兒過度診斷與過度給藥的現象,已到達我經常接觸家長和老師時,覺得毛骨悚然的程度。」然後網路「某老師」、「某家長」也開始提供個案分享他們「不用診斷治療經驗」,順便譴責診斷與治療;網路「某專家」也說「ADHD過度診斷過度治療」;演講、電視台、雜誌、報紙也報導「ADHD過度診斷過度治療」;最後,甚至立委也說「ADHD過度診斷過度治療」。於是從聽說彷彿變成「事實」。
M8 H( p' Z: d4 E$ g公仔箱論壇
' F$ I$ ^/ K' @! c1 ]6 z. M8 f另外因為美國近年來在ADHD過度診斷及用藥的疑慮引發許多爭議(美國有些區域診斷率及用藥率可達10%以上),所以有一些關心孩子但並非此專業且不瞭解許多近代研究結果的人,常直接引用美國的一些媒體討論資訊,將過度藥物化的說法套用在整體台灣的醫療者身上,以及歸罪第一線老師(包括責難轉介醫療尋求專家協助的行為)。
q! [) S: B8 f: s, r
) w" J9 n/ V0 @5 K9 w$ N「聽說」真實性為何?, ^/ r) a0 N+ _4 T/ W/ }
事情發展到現在,都沒有人查證過這件「聽說」真實性為何。台灣社區流病研究顯示ADHD盛行率約7.5%,相近於全世界平均值的7.2%,且幸好台灣有健保資料庫,從2011~2012年資料可知,小於18歲ADHD求醫診斷盛行率約2.3%,用藥率約1.6%,結果一個數值誇大了近10~20倍以上的「聽說」,一直在不同媒體擴散被使用來攻擊相關的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X4 n" F) Q. _5 s
% j5 A2 P; z) s+ L% |5 A
台版三人成虎與曾參殺人事件
2 q9 D) I, }# M5 C! f) k3 A古代三個人就可以成虎,現在網路眾口鑠金大概已成「虎虎虎」,轉介診斷治療的老師、求醫的家長、醫師(尤其兒心醫師)就是現代被傳成殺人的「曾參」,即使他們的作法才是符合現代證據醫學建立的治療建議,即使許多台灣兒心醫師養成過程中接受了大量的其他非藥物的治療模式訓練,並深受歐洲國家影響而十分重視非藥物治療的運用,仍被冠上只開藥醫師的帽子。這個事件,我稱之為「2016台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三人成虎與曾參殺人事件」。
: h" t; G& w8 o/ X- Y* Gtvb now,tvbnow,bttvb( L" \6 @; J" o' \8 S; }2 \( ?
傳言的影響7 f% o I5 d- H$ G
然後其影響是,家有ADHD小孩而需要求助的家庭,除了要處理ADHD的困難,還要面對尋求協助時的被質疑感與混淆感。最近的一個案例就是一個明顯ADHD症狀小孩的家長,雖然旁邊有經驗的家長不斷建議去求治,但因聽信網路訊息所以認為是學校的錯,沒有ADHD這回事,只想幫小孩轉學,而遲疑間小孩因為過動症狀而衝撞頭部導致腦內出血。你以為這是個案,但近年來多篇重量級期刊紛紛刊出ADHD意外傷害遠超乎一般人2-4倍,而治療可大幅降低此危險。結果上述這個讓「聽說」流傳的所有參與者,甚至包含分享按讚者,均為這種悲傷的事件做出了貢獻。你只要稍微注意,就會發現此類反診斷、反治療本質的 「聽說」 不斷被推陳出新的以不同面貌在媒體出現,而其引起的影響才正開始中。
" G: i2 n; B7 ?% @# s# x
0 }- i* N3 H3 v. Z8 e% rtvb now,tvbnow,bttvb5 z% j+ F& {5 a0 R1 r5 ]2 A# ^
3 E' y% s8 q% \2 `& r3 R3 D4 x& X6 a: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8 s) I* b% |: T, ?0 a/ Ctvb now,tvbnow,bttvb來源/兒童精神科醫師 陳錦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