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淚液 不會越點越乾
# w) _& E9 \" L2 v' P3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許多民眾對使用人工淚液抱持著迷思,「聽說人工淚液不能常點,會越點越乾?」乾眼症患者一旦誤信迷思,不願意或未積極使用人工淚液,反延誤治療,導致眼睛慢性發炎,若長時間持續讓眼睛處於乾澀的狀況下,將使正常淚液分泌細胞逐漸壞死、減少,更加重乾眼症的情形。! u. `9 {- M) Z9 S
tvb now,tvbnow,bttvb2 t: W9 x, H$ ]- M
眼科診所醫師陳慧雯說明,多數民眾會有此迷思,主因是不了解人體腺體分為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其中,淚腺與唾液腺皆屬外分泌腺,舉例說明,當唾液分泌過少時,會出現口渴的情形,此時,一般人多會主動喝水補充水份,但人體並不會因喝水補充水份,導致唾液腺不再分泌;同理,當眼睛出現乾澀的症狀時,若適當使用人工淚液來「緩解眼睛的渴」,確實能減少發炎症狀,毋須擔心淚液分泌會因而減少。tvb now,tvbnow,bttvb/ L6 w2 m* I$ V3 I P x
; [' J5 {8 v8 A了解乾眼症類型 才能對症下藥
- ^& n2 u" ]0 e8 B5 E+ c" \5.39.217.77不過,該如何正確使用人工淚液?陳慧雯醫師強調,當出現長期眼睛乾澀的情況時,應先行至眼科進行詳細檢測,以了解自己是屬於缺水型、缺油型或綜合型後,再依不同的原因及嚴重程度對症下藥。因不同的原因造成的乾眼症,需要使用的人工淚液也不同,醫師舉例說明:假如患者為缺油型的乾眼症患者,若使用只含水(不含油)的人工淚液,恐怕無法徹底解決眼睛乾澀不適的症狀,必須針對缺油的原因(例如眼瞼炎)治療處理,同時還要補充含「油」的人工淚液;另外醫師也特別提醒部分乾眼症狀較嚴重的患者,由於需頻繁使用人工淚液,在未經診斷卻擅自購買含有防腐劑成份的人工淚液使用後,過度使用造成防腐劑毒性累積,不但症狀未減緩,反而有可能造成角膜上皮細胞進一步的損傷。
: f. C- v8 C. n3 |8 Y" F5.39.217.775.39.217.77) b6 a+ G/ d4 I4 L6 S0 V% T' N
眼妝清潔不徹底 小心乾眼症與慢性發炎tvb now,tvbnow,bttvb" \5 @! @+ O( |( |8 W0 \) z
眼睛是美麗的靈魂之窗,眼部的妝扮對女性來說也相當重要,市面上瞳孔放大片、變色片、種植睫毛、假睫毛、眼線、眼影、睫毛膏等眼部美妝商品林立,無不成為女性日常必備的愛美道具,然而,眼周清潔其實比妝扮來得更為重要,若清潔不徹底很有可能會造成眼瞼病變,因而影響淚液的品質。
2 h7 u1 f, [- X' v' s; `tvb now,tvbnow,bttvb
9 t F) _1 N" R9 u( N3 L公仔箱論壇對此,陳慧雯醫師分享一位年僅24歲的黃小姐(匿名),她有長時間種睫毛並搭配眼部上妝的習慣,擔心清潔眼周時睫毛會掉落,因此洗臉、卸妝時僅輕輕帶過眼周,在未徹底清潔的情況下,導致細菌性眼瞼炎,進而影響淚液品質,造成眼睛嚴重乾澀、經常有異物感的狀況,因而辭去工作在家休養。豈料黃小姐卻未於第一時間至眼科就診,反而聽信偏方並擅自購買人工淚液,直到最後在眼科診所確診時,除乾眼症外,更發現瞼板腺有明顯感染發炎的現象,所幸,在使用抗發炎藥水併口服抗生素(治療眼瞼炎),同時補充含油脂的人工淚液後,情況才好轉並重新回到職場。
" Y9 p+ b$ O @2 x- W5 K5.39.217.77公仔箱論壇. t' v; r; |* o% f* N1 p$ V" C
陳慧雯醫師提醒,如有種植睫毛的女性,宜間隔一段時間後再接續,讓眼瞼可以適當得到舒緩,更不能因擔心睫毛掉落而忽略清潔,平常有上眼妝習慣的女性也需要正確卸妝,以維持眼瞼的清潔。最重要的是,當靈魂之窗出現不舒服或長期乾澀的情況,建議先至眼科進行檢測,獲得最正確的治療,才能讓靈魂之窗透出自信光彩。5.39.217.77) V7 Q8 m* R- t% h+ k
5.39.217.77" v" S9 R; ~: [( l, [* Z5 Y
5.39.217.77/ F/ J, i9 K! R" g0 ^5 z ]
tvb now,tvbnow,bttvb/ F9 a" S6 }! c L5 d. v) P4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J( ?6 w+ F. p& L+ j: ?! X
$ X( p2 N) \) L! T: F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B* b8 L# Y% l
) a' ?' `7 E. p$ Z$ q健康/記者林怡亭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