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高脂肪类食物易得心脑血管疾病,这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肥胖病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的饮食原则中都有少食动物脂肪这一条,主要就是说少吃“肥肉”。因此,许多人把肥肉当作禁品,将肥肉视为多种疾病的病源、祸首,谈起吃肥肉犹如“谈虎色变”,敬而远之。其实,肥肉不仅是传统的美味食品,而且是促进生长发育和脑、体健康的营养要素,也是防病、防癌的长寿食品。一点不吃肉是不利于健康的,不论男女老少适当地吃点肥肉都是有益的,不必顾虑重重。
9 ~! x" M1 w- u% N) v9 G; e8 }5.39.217.77. w7 v' t8 S) `: o- |& N
动物脂肪中含有一种能延长寿命的物质,叫做α脂蛋白,即高密度脂蛋白,它不但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且也是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脑磷脂和卵磷脂的重要来源。如果儿童长期吃低脂肪的饮食,会影响大脑和整个身体的生长发育。
% n- t$ E' b% A* |. Q+ n6 S$ Q9 E( r3 _) K9 E2 B# n s
肥肉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可以促使脂溶性维生素A、K、E、D的吸收和利用。长期戒食脂肪易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造成视力、凝血和骨骼发生障碍。肥肉中的脂肪是人体热量重要来源,脂肪产生的热量比糖高一倍。肥肉对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十分重要,可以保证人精力充沛,防止疲劳。老年人如无一定的脂肪储备,瘦骨嶙峋,将难以抵御疾病的侵袭。育龄妇女体内脂肪少于体重的17%者,生育能力将受到影响。正常人体内应保持10%~20%的脂肪。
( k# e8 i M# m- s d6 T: N7 }1 V* O/ t0 j$ K6 W: @/ w
肥肉的弊端就是含有饱和脂肪酸,有损于人的血管。但日本医学专家研究发现,肥肉经过长时间的烹煮,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50%。因此,吃肥肉主张炖食,不宜火炒,如此就可以扬长避短了。除了肥胖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肥肉外,标准体重者和青少年男女预防肥胖的人不应与肥肉“断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