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溜溜球效應未必是缺乏意志力

溜溜球效應未必是缺乏意志力研究發現,溜溜球效應的節食者能堅持減重飲食和運動計劃,但他們能甩掉體重嗎?/ [0 ~; M  |7 Q) e* i+ X
5.39.217.77" H9 j# N) k8 ^' a

0 K! Y, z2 q6 X' V公仔箱論壇  這篇最新研究指出,即使是減掉的體重再復胖,你也不應該丟掉緊身牛仔褲。
6 n$ J$ }4 y/ u0 mtvb now,tvbnow,bttvb  
9 X4 r! `- g- s5 Htvb now,tvbnow,bttvb  停經後婦女的研究發現,溜溜球效應的節食者與那些多年來都沒有復胖的人,都可能會持續原來的飲食和/或運動計劃。
' w3 Y( D$ N/ T. B; g  
0 a; C& h& @3 Z0 @& m9 s公仔箱論壇  溜溜球效應(yo-yo dieting)的節食,研究人員稱之為體重循環。根據研究人員指出,這兩種名稱都與身體組成、代謝率、免疫功能、以及身體評價的不利影響有關。
$ e1 [4 ~+ s1 @& S# A  htvb now,tvbnow,bttvb  
4 S' k( Q) z9 O- w4 p8 x  K! n  這篇針對近440位過重、停經後沒有運動婦女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隨機將她們分配到減肥飲食和/或中度至劇烈有氧運動組,或是沒有改變飲食或運動習慣的對照組;運動組每週運動5天,每天45分鐘。
& T4 I, _* ?* m6 A( L  公仔箱論壇9 s2 A! d5 @' q' H5 u8 l: g* l
  在研究開始時,近五分之一的婦女表示自己至少有3次減掉20磅的紀錄,研究人員將她們歸類為「嚴重體重循環者」;四分之一的婦女表示,至少已經有3次減少10磅的紀錄,歸類為中度體重循環者。
, ?9 l6 p/ P; V6 Q" p  8 z  K  A' O- l& _# U2 E
  整體來說,節食後體重時高時低的婦女,體重比其他人重,且代謝和荷爾蒙數據不太有利;這些差異是因為她們的BMI較高、腰圍較粗、體脂肪百分比較大,而不是體重循環本身。5.39.217.77. j" u" }( q, i
  
3 g* p- V1 n9 e% `/ o; V- A: Ftvb now,tvbnow,bttvb  研究結束時,那些曾經體重循環的婦女在減肥和改善代謝、荷爾蒙方面,與其他婦女的情況一樣好。但有體重循環史的婦女會體重減輕嗎?或者是減掉的一定又會復胖?研究人員正在檢查。tvb now,tvbnow,bttvb, w9 l2 ^) h9 k3 y
  
/ F1 @# {# f' _3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Anne McTiernan博士表示,他們已經追蹤許多婦女數年,現在正在分析追蹤結果。
( _3 A$ J  s# N% \6 ptvb now,tvbnow,bttvb  
+ y: K- {/ }: F5 P: \  這項研究是為了測試節食和/或運動對體重和身體組成的影響,但並沒有具體地說明溜溜球效應造成的差異。
+ d$ _  A, p1 Z" r, a6 ^1 H公仔箱論壇  % b% d- c& a! J! A5 r/ O3 `. s. G
  有些研究發現,體重循環會增加死亡風險,但他們很少有人能區分刻意減肥或是因病而減重。美國癌症學會的Victoria Stevens博士最近發表了一篇超過10萬名男女的研究,在研究中詢問參與者是否曾經刻意減肥後又恢復10磅,在考量了BMI和其他風險因素後,這篇研究並未發現體重循環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4 R  E4 I4 ]  `4 e/ ~5.39.217.77  # ~1 t6 H) z( t' h7 U
  Stevens博士指出,他的研究對象大約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出生,那時候兒童肥胖並不像現在是個大問題,他們只是會隨著老化而變胖。但現今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體重循環,在有死亡風險之前,還有很長的時間做出改變。他認為這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tvb now,tvbnow,bttvb1 l. g# h% N; M: [
  
6 P9 O, A- C- c4 t  是否值得嘗試再次瘦下來呢?McTiernan博士表示,婦女們應該繼續嘗試,如果沒有意外,再次減肥會使你有一段時間體重較輕,只要能維持體重就能改善你的健康。
9 D# a7 a" l3 ]5 ]5 b/ ~  * {; t$ Y) L* m# I
  這項研究發表在代謝(Metabolism)期刊網路版。
$ m3 t* v1 g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 {8 ^  E  m# d. k! B出處: WebMD Health News
5 F% V2 d- f* z& m1 p5.39.217.77作者: Rita Rubin " u& p1 v  t7 h+ o/ T0 p
審閱: Louise Chang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