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到了,關心媽媽的健康不能等!許多「宅媽咪」,缺乏運動和社交活動,平日又缺乏量血壓的習慣,不知不覺高血壓已悄悄找上身。醫師表示,多數高血壓患者可經生活習慣調整和藥物治療而穩定控制,但少部分患者可能變成棘手的「頑固型高血壓」,若不妥善治療,腦中風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很多。
: r! T: X9 j1 b; x0 @5.39.217.77沈默殺手!1/3高血壓患者初次就醫就確診5.39.217.77+ U9 q+ F/ [# p1 ^
每天在家量血壓 早期發現異常,早期治療, T9 P4 b( q% x y6 g
羅東博愛醫院院長暨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陳文鍾表示,高血壓是個「沈默的殺手」,台灣40歲以上成人約有1/3罹患高血壓,由於平日症狀不明顯,若民眾沒有天天量血壓的習慣,容易疏忽和不知道要接受治療,無形之中也提高了腦中風、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和慢性腎臟病等疾病的風險。
$ f+ N* ?( R; g* F: N( M' ^6 x) |. m* Jtvb now,tvbnow,bttvb每天按時在家量血壓是提早發現高血壓徵兆的最好、最簡易辦法。可惜的是,國健署2007年研究發現,1/3高血壓患者初次就醫前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罹患高血壓,顯示平日疏於量血壓,根本不知道自己早就被高血壓給盯上。
% R% B! ~ [/ E' _! z本身也是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及心臟內科教授的陳文鍾院長表示,研究指出,睡覺前血壓值預測未來腦中風和心臟病的準確率最高,其次為全日平均血壓和白天血壓,而在醫院時所測得的血壓,容易受情緒和白袍效應的影響,最容易預測失準。民眾若發現血壓偏高或晚間血壓比白天高的異常現象,應盡快就醫,尋求適當的治療。5.39.217.77! _% D! }3 D9 b0 Z* @% U3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E8 P; f9 `* U
高血壓分3級 第一級SABCDE控制為優先
9 o: _6 J# r% Itvb now,tvbnow,bttvb中重度高血壓 藥物治療絕對不能少& y( Q3 j# [' x6 I3 r8 v8 l- O
臨床治療高血壓有輕重程度的差別。大致來說,第一級高血壓的收縮壓140-159(單位:豪米汞柱mmHg,下同)/舒張壓90-99,剛開始可嘗試3個月的非藥物治療,控制不佳再進行服藥控制;第二級收縮壓160-179/舒張壓100-109,第三級為收縮壓180以上/舒張壓110以上,這兩種情況患者,皆需規律服藥控制。
* B5 @* ~! Y0 \, W所謂「非藥物治療」,係指「SABCDE」的健康生活和飲食管理,相關準則如下:" A$ s# \/ O, R2 ~# H ]; K
● 「S」alt/限制鹽分攝取:每天鈉建議攝取2至4公克,相當於5至10公克鹽巴,吃太少或過多,都可能增加高血壓風險。公仔箱論壇, Y% W% \- {4 V- ?: U3 ?2 y
( Y* Z3 A9 u4 ?, x' O$ z8 F- a5.39.217.77● 「A」lcohol/限制酒精攝取:男性每天酒精攝取量不可超過30公克,女性應少於20公克。' l. a7 g/ K( S% q. a: b' s$ I
/ ~' a# x$ m0 P. J! K, T# y- m0 h
● 「B」ody Weight/體重控制:建議BMI維持在22.5至25之間。) E5 j- z+ k7 S
6 R) `. H1 o- t1 }! u公仔箱論壇● 「C」essation of smoke/完全戒菸:高血壓又抽菸,會加重心臟動脈硬化,提高心臟病的風險。
, h" x: ?( V c9 _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 ]' e5 j$ f. [) r7 m
● 「D」iet/飲食控制:多吃蔬菜、堅果、魚類和白肉,少吃肥肉、高脂肪和紅肉。1 z" K/ j& a4 m+ m* W; c; W
" p+ `5 ^0 L1 ^/ Q; w% [! b
● 「E」xercise/運動:建議做有氧運動,例如游泳、慢跑、騎單車,每次運動40分鐘,每週3至4次。
$ ?! U# y5 l6 ?% | y5.39.217.775.39.217.773 s, x/ B9 b$ Q) J" p
* I1 q' U" j4 E' R" z5.39.217.77頑固型高血壓 3種藥也控制不住tvb now,tvbnow,bttvb7 d( x) [) A, {( N& |
腎交感神經阻斷術 開啟治療新希望9 e& m/ x- V( { r
如藥物治療效果無明顯改善,則可由醫師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處方利尿劑和不同機轉的降血壓藥物。但臨床發現90%願意接受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當中,約40%控制不盡理想,另有約10%屬於「頑固型高血壓」患者,也就是同時使用3種以上包含利尿劑的降壓藥,且已採用最高耐受劑量,依然無法達到目標血壓值。$ S2 ]1 p5 ]* H! m. W* {
2 Y7 ^6 M1 f+ h$ Q2 j; x2 \
陳文鍾教授指出,治療頑固型高血壓時,需再次檢視患者的服藥順從性,排除腎臟病或內分泌疾病等所引起的次發性高血壓,或增加第4種藥物,若血壓仍控制不佳,則可考慮接受「腎交感神經阻斷術」,利用特殊導管進入體內,以低能量燒灼腎交感神經,阻斷交感神經訊息傳遞,進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公仔箱論壇2 Z- \ y' e% ~ n9 k
目前全球超過8千名患者接受腎交感神經阻斷術,其中8成以上患者術後血壓降幅大於10mmHg。臨床上證實,血壓的下降意味心血管疾病的威脅減少,如中風機率降低35~40%、心肌梗塞機率降低20~25%、心臟衰竭的機率更是降低達50%。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Y4 G \4 Q9 F$ o% z
最新的法國研究報告也指出,將使用降血壓藥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分成2組,一組繼續服用原有藥物,另一組同時進行藥物治療和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的治療,進行24小時血壓監測。6個月後發現,超過8成接受雙重療法的患者成功降低血壓,且47.1%收縮壓下降20mmHg以上,單純服藥控制者則僅有20.8%,顯示腎交感神經阻斷術有助降低血壓。
: G4 @$ ]* h+ y% v9 s7 K( stvb now,tvbnow,bttvb目前國內包含台大醫院在內,已有26家醫院可進行腎交感神經阻斷術,患者術後大多能改善血壓控制的情況,帶給頑固型高血壓患者新的希望。陳文鍾教授分享,曾有1名60多歲家庭主婦,身高160公分,體重70多公斤,屬肥胖身材,本身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平常服藥控制,但服用3種降血壓藥物都無法有效控制,收縮壓最高飆升至180mmHg,但接受腎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手術結束當天的血壓值就下降10mmHg,3至6個月後又持續下降約20mmHg,配合原有藥物治療,終於穩定控制血壓。5.39.217.77# p. M" q4 P6 E0 y4 N! a& X
但陳文鍾教授也提醒,動脈血管結構過於彎曲、血小板缺乏症、肝硬化患者,手術的複雜性較高,效果可能不佳,術前應做充分評估。陳文鍾教授最後呼籲停經後的婦女應保持量血壓的好習慣,才可及早預防高血壓對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