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平时只习惯用标准镜头来拍摄生活照片的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50mm以下的广角世界很可能使他们感到陌生,然而,摄影家们却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获取了丰富的灵感。
据一个难于考证的故事说,广角镜头最初出现在朝鲜战场上。五十年代初期,一些美国,战地摄影记者向德国摄影器材制造商提出要求为他们研制生产一种焦距极短的镜头,以便使他们能在战壕中拍照。然而,德国专家们是完美主义者,他们认为这些镜头的质量问题,如光晕、球面像差、色差等无法解决。而比较讲究实际的日本人却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尽管一开始的广角镜头还不能避免以上的缺陷,只能靠在放大照片时把人眼不能接受的变形部分剪裁掉。最早用于小型相机的广角镜头,要附加一个光学取景器。在使用反光相机时,必须把反光镜向上抬起并锁住。因为这种镜头的后镜片突出很多,会妨碍反光镜的活动。以后发明的反远摄结构解决了这个矛盾。日本尼康厂在1962年创造了广角镜头覆益面积的最高纪录,研制了第一个8mm、F8的镜头。随着科学研究和摄影技术的需要,广角镜头的发展很快,如今的广角世界已呈现琳琅满目的系列。
通常,标准镜头的覆盖角度为47。左右,它能提供一个我们习惯的传统绘画的透视关系。然而,任何一个三维物体被记录在两维平面上时,必然会产生变形。当镜头的覆盖角度扩大时,透视的延长线越来越厉害地向地平线会聚,由于近景变大,使纵深感得到加强。角的变形、透视夸张和景深增加这些效果,都吸引着摄影家们用广角镜头去创作。然而,这种效果在艺术领域中一开始也不是很顺利地被接受的。五十年代当法国摄影家J.L·西耶夫决定只用21mm广角镜头拍摄时装照片时,遇到的却是时装杂志编辑的冷眼。
但是,广角镜头却被称为“美国派”的摄影家的专用工具。很多著名的摄影家都用广角镜头工作。他们利用广角镜头的特点,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很多作品的效果并非人的眼力所能看到。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就对广角镜头格外偏爱。亚当斯对他所谓的摄影的“远——近处理法”推祟备至。他坚持认为摄影必须要有“灵魂”,即在内容上要有感官和情感的动人之处。而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广角镜头。在用4×5大型相机摄影时,他似乎更偏爱121mm的安格伦镜头(在这种大型相机中,此镜头属广角)。这种镜头便于相机前半部大幅度的移动,以便使远近的物体都对焦清晰。为了取得创造性的效果,他还喜欢一般广角镜头在画面边缘所造成的广角变形。
关于广角镜头的分类,由于各镜头制造厂商在厘定他们的广角焦距上各有不同,因而标准也稍有差异,并产生了各自的系列。例如,联邦德国的蔡司镜头,是以3个分别为28mm、25mm和35mm作为康泰时相机的广角系列;而日本的奥林巴斯在选择其广角系列时,则分得比较细,有18mm、21mm、24mm、28mm和35n:m等。
一般认为,35mm焦距的镜头是广角世界的开端,有人认为把它作为基本镜头最为理想,因为它不会产生变形。国外也有人称35mm镜头为“一种诚实的镜头”。它在新闻摄影中被广泛地采用,大有取代标准镜头之势。然而,35mm镜头的覆盖角度为63。,在“广角感”上被认为稍嫌不足。
比较流行和容易获得“广角感”的要算是28mm了,其覆盖角度为75。,是摄影家的宠儿,其用途极为广泛。无论在风景或人物摄影方面,都能使你得心应手。唯一缺憾的是,当你使用闪光灯拍摄时,需要加上特别的扩散片,才不致会使照片出现暗角,这样不但会增加麻烦,而且相应减弱了闪光灯的光量。
一个24mm的广角镜头,将会为你带来无穷乐趣。它的覆盖角度达84。,差不多为标准镜头的一倍,其广阔的拍摄范围是可以想象得到的。除了体积轻巧之外,在滤光镜方面大多数能和现有的其他镜头共用。一般广角镜头,特别是24mm以上,其边缘解像力往往比中央略差,但在光圈收至F8时,基本能得到改善。
如需追求“特别”的视觉效果和极大景深,则可用20mm超广角镜头。这种名副其实的广角镜头,其覆盖角度达94。,在六十年代盛极一时,称王称霸。直至著名的相机制造厂如潘太克斯、美能达等推出18mm之后,才将这个界限打破。随之而来的还有适马的18mm及启依的17mm等。17mm超广角所提供的“散射”视觉效果是极为夸张的,轻微的向上或向下时,都会引起奇特的变形效果。所有边缘景物会像千军万马般向中心进发,气势逼人。其美妙和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无疑是其他广角镜头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在取景方面就得有高度的技巧。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特别用途的广角镜。“可移轴镜头”(PerspectiveContr01,简称PC镜头)是其中最为实用的一种。其特别之处是镜头轴心可作上下及左右移动(rise,cross),以矫正广角镜头的变形现象,但依然可以保持其拍摄角度。一些名牌厂家也有将此类镜头列入他们的镜头系列之内的,焦距方面由24mm至35mm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