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中紀委兩日兩破通報慣例 首提對抗組織調查

中紀委官網發布了中央網信辦副局級幹部高劍雲(原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五局副局長)的查處結果。在查處通報中,首次出現了“對抗組織調查”表述。5.39.217.773 k( g0 C& D$ u4 ?! n

+ [, e9 v1 R$ {: j% ^' gtvb now,tvbnow,bttvb    涉嫌索要收受巨額賄賂
" O8 d4 n7 b, |4 W) utvb now,tvbnow,bttvb
; V. S( F# S* m" o" _' u% G/ P( x    近期,中央直屬機關紀工委對高劍雲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經查,高劍雲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牟取利益,索要、收受巨額賄賂,長期包養情婦並育有一子,與他人訂立攻守同盟,對抗組織調查。
' T6 z( Z. Y5 U6 X# J* E6 v,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G2 S, x, o2 Z) |) ~6 I( W7 w/ n$ v
    高劍雲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並涉嫌違法。依據《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中央直屬機關工委決定給予高劍雲開除黨籍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及有關線索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給予高劍雲開除公職處分。5.39.217.77' z; c, j0 d9 F6 @5 j5 `7 t

  N8 O. _5 }$ [7 u/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紀委兩日兩破通報“慣例”
$ I+ ]5 G( n1 U- X' R, N" `/ e, L2 _' P6 g, h. D
    新京報記者梳理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以及各級紀委發布的官員查處通報,發現高劍雲案係官方首次採用“對抗組織調查”表述。此前各級官員的查處通報,從未出現上述字樣。
$ i6 y; u2 ]0 Z# U. ]; t5.39.217.77
5 L% l8 o$ K8 m9 Q$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前日,中紀委官網發布齊齊哈爾市委原書記楊信被調查的消息時,首次出現了“在中央巡視組指導下”的表述。
8 D6 W$ n2 r# e3 S
5 K8 ^6 V8 O  u" Otvb now,tvbnow,bttvb    中紀委通報稱,“在中央第八巡視組的指導下,經黑龍江省委同意,黑龍江省紀委對齊齊哈爾市委原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楊信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組織調查”。5.39.217.775 K& k9 k: q( r( E' l

- H& h& F9 G# Y4 y2 q    自去年5月啟動新一輪中央巡視以來,中央巡視組已發現了多名官員的貪腐線索,查處了多名幹部。例如,去年首輪巡視,中央巡視組發現了廖少華、郭有明、陳柏槐、陳安眾、童名謙、戴春寧等6名中管幹部的違紀違法線索。隨後中紀委官網發布的查處通報,都只有一句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從未提及“在中央巡視組指導下”。
% H/ E1 w$ ~: M5 d: |
. e. s9 N# a' e# p( _* ~3 P  X! T公仔箱論壇    新提法將強化震懾效果1 O$ Q: Q' ~) b$ ?* k

4 C8 ^( W4 G& |; U) y*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此前,官員查處通報一直採用“×××涉嫌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這一格式。官員查處通報的表述,為何接連打破“常規”?tvb now,tvbnow,bttvb' ?: t) Q! l3 m2 w- ?8 l2 {5 k

, m' o/ r! ?( R( D9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許耀桐等受訪專家認為,公眾希望官方披露的官員查處信息,越詳細越好,但紀檢機關辦案有嚴格的保密等要求,所以,以往的官員查處通報,往往只有“×××涉嫌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一句話,不會透露案發、立案過程,以及被調查前和調查過程中的具體表現。
9 A8 i" \" W, K! |* k5 Q5.39.217.77( v& G2 g/ \; n" z* P/ p$ K
    但目前,中央第八巡視組正在黑龍江省展開巡視,楊信案的通報出現了“在中央第八巡視組指導下、經黑龍江省委同意”等內容,清晰呈現出案發、立案過程,有利于強化中央巡視這一反腐利器的震懾效果,更有利于線索收集,知情人向中央巡視組反映有價值的信息。
! N1 l% a5 \; z
! \0 r, _5 |, g: L5 Y    受訪專家表示,之前不少官員感覺到有可能事發、要被“雙規”,就會採取各種對抗調查的行動。
1 o! K+ X% L( Q5.39.217.77( x/ ?8 j7 C$ T; {+ U) C. S0 a/ s
    有人借用手中權力,公然發布“辟謠”消息,比如劉鐵男,被實名舉報後,以國家能源局名義表態“我們正在聯係有關網絡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正在報案、報警。將採取正式的法律手段處理此事”。
+ n8 J+ P8 W& c  q1 X$ y公仔箱論壇
8 ~' u* [( `8 f9 w" X    有人利用關係網施加壓力,阻礙調查。比如,華潤原董事長宋林,從被實名舉報到宣布被調查,為時近一年,知情人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高層領導早已批示嚴查,但遇到了阻力,被“頂”了近一年。還有人像高劍雲一樣,建立攻守同盟。* J7 ]+ O1 {8 e6 l7 h/ A

2 i5 a# X4 d3 L! W/ Y$ q    “總有人有僥幸心理,試圖逃避處罰。”許耀桐説,官方通報中出現“對抗組織調查”表述,同樣具有強化反腐震懾效果的作用,“配合調查、接受調查才是正確態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