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散文分享] 誰在乎李白?

日本華裔國中生相木將希在學習日文版唐詩時,發現李白那首傳唱千年的〈靜夜思〉和他原先學過的內容不一樣,這孩子反覆查詢,甚至寫信給中國學者,最後證實了今版〈靜夜思〉──也就是我們琅琅上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並非正本;正本應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5 N! ^- a$ }8 J; [" F# J1 K: s,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首先,不論是哪個版本的詩,新聞都錯將“是”字寫成了“似”字;更未引注“證實”〈靜夜思〉本文的學者是誰,祇草草表述:“從很早以前就引起懷疑……一首五言絕句出現兩次明月,是件很奇怪的事。”以及這樣的結論:“日本版才是李白的原文……這個大發現,讓海峽兩岸以及日本都更了解,詩仙李白當初想要傳達的意境。”而標題則是:“李白《靜夜思》日版才正宗 16歲華裔國中生解千年謎”。
9 R" T: A  Z: U+ t1 N; jtvb now,tvbnow,bttvb這是一個詩學欣賞問題?還是一個版本考證問題?是一個質疑學術權威的問題?還是一個中日文化解釋權的問題?看來似乎都摸一點邊,卻又都不像。讓我們先看看所謂的“版本考證”,那麼答案很簡單:早在宋人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第九十卷.新樂府辭一》刊載的“原文”,就是媒體聲稱的“正宗日版”。
' H2 t# g8 V0 i! a+ ~郭茂倩在《樂府詩集》中收錄〈靜夜思〉所歸屬的〈新樂府辭〉,是唐代當時的新歌謠,作法是把新作的歌詞藉由古樂府的“題目”來發表,未必真當古樂府來傳唱。中唐時代的詩學倡導者元稹就曾經主張:將古歌謠的題目當作一種“寓意”,無論是經由諷刺或讚頌,都是表現當世(也就是唐人)的情感──像我們所熟知的王維,有〈老將行〉、〈桃源行〉,杜甫有〈哀王孫行〉、〈兵車行〉,皆屬此類。1 [0 K0 X/ o. H8 e; _) R
聲稱“千年大發現”的版本既非真正的發現,這條新聞能有什麼意義或價值呢?答案似乎很簡陋、也很令人感到悲哀:不過是譁眾取寵而已。我們的媒體人自己無知,正好趁這無知去炒作他人及大眾的集體無知。在更廣泛的無知社會之中所激盪出來的短暫驚訝、詫異和虛假的覺悟之中,媒體反而搖身一變,成為“最早披露”、“搶先報導”的先知。
3 P7 k1 `' D: m- o' `誰在乎李白?我是在乎的──我在乎自己相信哪一個版本較佳的問題,而不是“從小到大老師都教錯”、“千年來大家都讀錯”;我在乎的是李白的語感。
" W; e# D( a- A# F1 I: p9 x一首詩出現兩“明月”,並不妨事;道理很簡單:第一句的“明月”之“明”不是形容詞,它還帶有動態、動能,可以說根本是一個動詞──甚至可以將之理解為“有月來明”的反向敘述。正因詞性不一樣,“明”字到了第三句上,就變成純粹的、靜態的形容詞了;讀者也就應該感受到微妙的差異了:從第一個“明月”過渡到第二個“明月”,這中間是有過程和時間感的。
! C7 ~$ k' i2 _; C" i, e1 ]tvb now,tvbnow,bttvb從看到“床”(室外的井闌)前如霜的月光,到舉頭眺望頂上的月亮,怎麼會有須要“時間感”呢?答案盡在最後一句:這月光顯然早在家鄉時就見過,所以打從“疑是地上霜”的時候,就開始發楞了、發獃了、發癡了,想家想得不知時間之流逝了。
0 B- l& e1 Y& N+ T# o4 x0 R4 u& Ptvb now,tvbnow,bttvb可是,在郭本所收錄的那一首詩裡,第一句和第三句的同一字位,出現了意義上幾無二致的一個“看”和一個“望”字,這是“複調”大忌,再加上一個不知所云的“山”字,其鄙陋似乎是絕不知詩者所為。tvb now,tvbnow,bttvb- }! k; K$ A6 x0 M
那位16歲華裔日籍中學生並沒有解謎,但是他還有好奇心;我們的媒體卻連這一點也沒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