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病是一種因慢性腦部衰退,而影響肌肉運動神經的疾病。很多時被人與「腦退化症」混作一談。其實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 l7 f, E$ T% R0 F/ B/ ~5.39.217.77其成因是因腦部深層稱為「黑質」的部分出現退化,未能產生足夠的「多巴胺」──一種傳遞神經訊息的化學物,病者的肌肉活動因而受影響。雖然大部分患者都年過60歲,但也有在40至50歲前發病的個案。
0 y: w1 |6 C/ l1 b5 C& o* k公仔箱論壇大部分柏金遜症屬於原發性,相信多與遺傳基因有關;亦有因其他情況導致:如腦炎、創傷、腦血管病變、腫瘤、藥物及重金屬中毒。6 f( e7 g" W [' a; C
主要的徵狀包括:
9 c2 n- t' W2 A) W6 v公仔箱論壇震顫——在早期出現,手部靜止時會持續不受控的震顫;有所活動時反而減少,情況會逐漸擴展至下肢、頭及另一邊身體。0 Q; R& B7 ?" i8 D) r* N. C0 }
僵硬——手腳伸直或屈曲會感到阻力,令活動變得困難,面部表情減少。書寫變得不靈活,字體亦愈寫愈細。tvb now,tvbnow,bttvb0 L3 w! J# ?) E
行動遲緩——起步時尤其困難,雙手在走路時減少擺動。並且難以保持平衡,走路時常會駝背、身體前傾,步伐變得細而急,轉身或停步會出現困難。公仔箱論壇# ]( z: F& @# [
約有三分一的患者會出現焦慮和抑鬱。晚期亦會影響記憶和思考⼒、發聲及吞嚥。治療的目的在於恢復腦內多巴胺的水平及控制病情。現有多種藥物可考慮,主要是多巴胺的代替品或模擬其功效;另一些藥會抗衡多巴胺的對衝物——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以恢復兩者之間的平衡。亦有一些藥物可阻慢多巴胺的分解,從而提升它的水平。這些藥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經過一段時間後,療效也會逐漸減退。tvb now,tvbnow,bttvb$ u- t- f0 p( w% r o1 E
當藥物失去療效時,便可考慮腦深層電激的技術,利用立體定位腦科手術,將電極植入腦部的深層核體,再連接到植於胸前的起搏器。利用微小的電流刺激某一組腦細胞,紓緩僵硬和震顫。電極植入的手術會以局部麻醉進行,醫生便可在病人的配合下準確探測到需要刺激的腦部位置。雖然效果很顯著,但電池只能維持數年,之後便需要更換。( `" e2 Q" j5 Y% y$ y&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