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有糖尿病時,最重要的就是時時關心症狀,做好血糖控制,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2 [: ^% y7 T( [2 b- L-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4 d5 K" L3 F5 M4 \
林爸爸已年過60歲,前陣子因為不明原因疲倦,而且經常覺得口渴,雖然吃得多、喝得多,體重卻不斷減輕,身高180公分的他,瘦到只剩下65公斤。子女覺得不對勁,便要爸爸到醫院檢查,檢查報告出來後,確診是糖尿病,但因林爸爸並不覺得特別不舒服,便也沒把醫師的話聽進去,降血糖的藥常常有一餐沒一餐的吃,又特別愛吃甜食,這樣的生活習慣,讓子女們好是擔心....。 tvb now,tvbnow,bttvb' x5 S7 @: b& W" T2 G. \1 y5 _
+ V m0 D3 I% v5.39.217.77直到某天,林爸爸的腳被蚊蟲叮了,因傷口極癢無比,就常用手抓癢,沒想到傷口卻愈來愈大,還出現皮膚潰爛,慢慢的潰爛處愈來愈多,最深處可見骨頭,畫面實在怵目驚心,最後演變成截肢收場,林爸爸這才悔不當初。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文齡表示,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很多病患因為沒有足夠重視,才致使糖尿病足、失明等悲劇發生,其實,只要學著跟糖尿病相處,每天做好血糖、血壓、體重、運動及飲食的管理,糖尿病可以跟你和平共處一輩子。 tvb now,tvbnow,bttvb2 E0 y1 I) Y r* x% d0 F
tvb now,tvbnow,bttvb+ A& }' ?6 u5 @$ R2 Q# \& i
只是,當發現自己的父母罹患糖尿病時,身為子女的你,該怎麼幫助爸爸媽媽與糖尿病共處呢?
- _* S F) \# }# M; ?# n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p) W2 I, s/ }6 q" b
這些狀況很危險 要幫父母留意
' ?; Z# a* x5 A. ]+ O5 G公仔箱論壇
+ g X" k( n3 Q( M% ~) s5.39.217.77正常人進食後,食物在消化道被分解後,產生葡萄糖,經由血液運送至全身,其中,會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各個組織細胞,轉變成能量,如果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對葡萄糖的利用能力減低,就會造成血液中的血糖過高,當血糖升高到某一程度,超過腎臟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便會從尿中「漏」出,所以稱之為糖尿病。醫學上診斷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如:口渴、頻尿、多吃、體重下降等,且空腹血糖(飯前)超過126mg/?dL,或口服75g葡萄糖耐性測驗,2小時後血糖>200 mg/?dL等。
) `; i7 U! O/ o6 @0 o. D( o
% p6 Y5 k+ N, A: T& Q李文齡提醒,治療糖尿病的目的是控制血糖,而控制血糖的目的是防止併發症產生,因為糖尿病會傷害人的心臟血管、眼睛、腎臟及神經等,而且是不動聲色的進行,因此容易忽略這些併發症的存在,當感到不適時,傷害已經造成,所以,只要發現糖尿病患者出現血糖過低或過高的急性併發症,如:低血糖(Hypoglycemia)、酮酸中毒(DKA)及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HHS),則要特別注意,這是立即對生命有威脅的併發症。此外,若發現患者傷口復原不易、視力模糊、腎臟不佳、神經病變等,也要小心,以免釀成更嚴重的後果。
/ j3 F4 M% |$ ^( G6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5 Q" b3 x8 [6 K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低血糖症5.39.217.774 |) X7 g# c* @, i
4 V# O2 K/ ~' T/ \特別是久病者及長期低血糖者,由於對低血糖的反應機能受損,當血糖低到某一程度,嚴重者可能喪失意識,甚至昏迷,主要發生原因是:(1)過高劑量的口服降血糖藥或注射過量的胰島素;(2)吃得太少或延遲吃飯;(3)運動過量、喝酒過量或合併其它病因,一旦發現病患出現震顫、頭暈、皮膚蒼白、心跳加速、頭痛、流汗、發冷、抽搐等,應立即讓病患食用高糖的點心或飲料(方糖、汽水等),一般情況可在15分鐘內改善,若15分鐘後血糖仍低或症狀未減輕,應送醫院緊急處理。
6 S7 b; P$ \7 o/ h9 ^tvb now,tvbnow,bttvb, o2 x" J3 j# Y* H, z5 U
李文齡提醒,糖尿病患除了隨身攜帶糖片和備有緊急升糖素隨身包外,最好盡可能佩帶糖尿病識別卡。糖尿病患之親朋好友,也都應知道低血糖的症狀,及在緊急情況下如何協助糖尿病患,才能避免對生命造成威脅。
( h3 R/ `; U Jtvb now,tvbnow,bttvb1 b) }: E0 |1 \, w
2.酮酸中毒(DKA)
" \. ~1 ~' F: Q1 u) q
% U2 u6 Y8 [1 V* b0 S糖尿病的病人死於糖尿病引起的酮酸中毒,最常發生在忘記注射胰島素、感染與酒精濫用者最多。糖尿病引起的酮酸中毒起因於病患胰島素分泌下降,這時若病患沒有注射胰島素時,人體分解脂肪之酵素活性便增加,造成脂肪酸大量釋出,經代謝而產生酮體,若體內酮體過多就產生了酮酸中毒,病人會出現極度口渴、脫水、噁心、嘔吐、腹痛、呼吸急促及出現水果氣味,若不立即治療會導致昏迷及死亡,因此必須馬上送醫處理。
1 k& U9 K7 U" I; ~# Z# H4 v$ m4 R/ r
! B0 \' i8 A4 F7 b3.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HHS)公仔箱論壇% ]& }# D/ k2 V9 S
: w5 }9 U( c5 @3 ^/ f# y公仔箱論壇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好發族群,多半以老人居多,主要原因是停止口服降血糖藥或胰島素注射,導致血糖過高,進而身體嚴重脫水、意識逐漸變差,嚴重時會昏迷及休克,但主要死因是因為其他併發症,如:感染、中風或心臟衰竭而導致死亡。 7 d s/ C- J; E
! U4 b1 K) f& ?+ j& J
若發現患者嗜睡、出現幻覺、意識不清,伴隨癲癇或抽搐等,應立即送醫。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a# `7 F" x)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9 s! I! r$ z% T. Q: f
4.傷口復原不易+ ?, Q3 ^" {8 R7 c4 e9 w, o
tvb now,tvbnow,bttvb% R; c8 l& p6 h0 S
糖尿病患者的傷口復原不易,尤其是腿部和足部的傷口,主因是糖尿病患者的週邊血管變得狹窄,供應足部的血液減少,再加上高血糖引起神經病變,讓患者感覺神經變得遲鈍,降低患者對腿部和足部的感受力,如果再加上穿著不合適的鞋子走路,可能造成損傷而不自知。若沒有發現,傷口會感染,再加上血液循環不良,傷口便不易癒合了,甚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若沒有及時治療,恐將面臨截肢的危險。
) }0 G! A/ i, d$ M1 T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 K; S1 y Y+ G. B4 M' ~# f
李文齡提醒,若本身患有糖尿病的人,應穿著合適舒服的鞋子,每天檢查足部是否有傷口,並使用潤膚乳液,避免足部過於乾燥而龜裂。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現足部有傷口,不管疼痛與否,都應馬上找醫師就診,幫助傷口癒合,並防止新的傷口產生。 tvb now,tvbnow,bttvb u& L+ x- O; |0 O) l8 q* d
1 y! u& a1 \ D! R) v5.視力模糊
S6 F' K: i, R6 ]5.39.217.77+ G5 x; S! c0 f8 C* x! U2 _
糖尿病可多方面影響眼睛,但一般是暫時性影響,而且血糖若控制良好即可改善。然而,長期的糖尿病可導致眼睛病變,威脅視力,其中,視力模糊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視力併發症,原因是血糖濃度變化會影響眼睛水晶體內液體的平衡,一旦水晶體吸收過多的水分便會腫脹,其聚焦功能便會改變,視力因此模糊。
! @9 ^# _9 q( e$ R$ c0 Q: A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n f$ s8 q: p) Y
此外,視網膜病變也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因為糖尿病會損害眼球視網膜的小血管,這些血管會腫脹流出體液,以致視網膜缺氧,甚至新生血管會從眼底長出,而這些血管很容易出血在眼球玻璃體內,導致玻璃體內的透明膠體不透光而失明。李文齡說,若發現視力模糊持續一天以上,或者一眼突然失去知覺、視野中有黑點、線條或閃光、眼睛出血等,應立即請眼科醫師檢查。此外,每年應固定請眼科醫師檢查,避免糖尿病所引起的眼睛失明問題。 tvb now,tvbnow,bttvb }- g3 H$ j2 u F- e3 g
4 C3 k" Q' p( I5.39.217.776.腎臟功能不佳
5 T3 {' D- _* C) [5.39.217.77公仔箱論壇: e0 V& C6 h% o+ [- r/ S
糖尿病患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腎臟疾病,因為高血糖會破壞腎臟的腎絲球體,一旦遭到破壞,腎臟便無法順利進行過濾工作,使得蛋白質流到尿液中,最終導致腎臟無法正常工作。此外,泌尿道感染也是引起腎臟問題的原因,因為糖尿病會損害神經,如果影響控制膀胱的神經,導致膀胱的尿難以完全排空,而引起細菌感染,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感染腎臟,導致疼痛、發燒及腎臟損壞。 5.39.217.77) u" G V" q6 W4 ~: L" f) ]
5.39.217.77% [" `; E# P% d; r, ^5 E
所以,一旦發現排尿時感到疼痛或灼熱、尿液帶血、發燒或顫抖、下腹部或背疼痛等,就可能是腎臟發生急性感染,應及時就診。
% V5 `: r& t$ z% htvb now,tvbnow,bttvb
0 B5 Z7 C0 x. P5.39.217.777.神經病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k2 s+ Q* t/ o f
tvb now,tvbnow,bttvb1 A* B) P* O, d% e' m( f3 ?4 O
糖尿病神經病變會使神經變得遲鈍,有時也會引起手、手臂、腳、腿的疼痛、無力或痠麻,這是一種多發性的神經病變,影響週邊神經系統,所以病患會有肢體麻痺、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的症狀,有些病患皮膚完好無損,但仍感覺皮膚某處異常劇痛,如糖尿病病患出現這些症狀,就是神經病變所引起的。
; r$ ^9 n2 L9 Q( {. ]' q! H* u公仔箱論壇
- U/ E; j$ N- K/ M, Q7 S6 C8 t- {tvb now,tvbnow,bttvb時刻提醒父母做的事/ b; C: \9 ?9 u+ ~$ V6 k
公仔箱論壇) W6 V; r" i3 V0 l$ { x; n
隨著患者感覺異常,對外界冷、熱、痛及損傷性的感覺功能也會下降,所以病患對外傷引起的疼痛、對高溫引起的燙傷會變得不敏感。此外,神經病變會引起糖尿病的傷口癒合能力變差。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現手腳痠麻、感覺異常的情況,一定要告訴醫師,以防止併發症發生之可能,若不加以治療,恐面臨截肢,或可能危及生命。
# |8 k+ I$ l* |' m0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 |' p$ ^& ~$ p) D; W李文齡說,糖尿病患者每天最重要的功課就是控制血壓、血糖、體重、飲食及運動,一般會希望糖尿病患自己做好自主管理,但若家中長者行動不便、視力模糊等無法做好自主管理時,陪伴者應注意下列幾項功課:
6 ~: p8 P" }" @- {# t/ w; i4 h' ?3 S5.39.217.77
' ?) t R& _- I6 W* L0 x1 定期量血壓:
! s- O$ N, N. T( Z8 O公仔箱論壇. M0 R( O! {" N7 `; q9 u
糖尿病患罹患高血壓是一般人的兩倍,因為高血壓會形成全身血管管壁壓力升高,造成腎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將影響腎臟功能,進而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病情惡化,所以,陪伴者應養成定期替患者量血壓習慣,做好慢性病疾病保健,降低腎臟病的發生或病情的惡化。 tvb now,tvbnow,bttvb$ _+ g( w& a& @' p+ B% S' Z
t" p8 V) Z8 j! f2 定期量血糖:
I6 w* x( C: H" j
8 ~: P/ G# |, U4 e8 Z5.39.217.77就跟高血壓患者必須天天量血壓一樣,量血糖是糖尿病患控制血糖、監測健康狀況的第一道防線,唯有了解血糖值變化,才能作為飲食調整及醫師用藥的根據,更重要的是要嚴防血糖過低或過高造成的身體危害。
- G* t$ q: d5 i0 ^4 C$ t8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 a# V, J; I5.39.217.773 控制體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U% s6 g1 s* U, _
( n7 t r. g' s5 ^3 J公仔箱論壇糖尿病患者的體重控制得宜,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情。18?64歲之間的成年人中,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25或者以上的人屬於超重,應該減肥,而腰圍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健康的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應小於80公分。
; `1 Z- D% m/ O3 Q4 l公仔箱論壇
% q% p6 v# ~. c* `% A4 注意飲食:
( c! h; [2 P2 z/ r" p1 d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6 m& Y, ]4 ^+ p. J- b% j+ l
糖尿病患的飲食要定時定量,秉持少鹽、少油的原則,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因為碳水化合物會轉化為葡萄糖,會導致患者血糖升高,所以,應視每位患者的血糖狀況,限制不同的攝取量。李文齡建議,陪伴者可與衛教師討論患者每日的飲食建議,方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情,使身體更健康。
% I$ u4 p% ?6 l$ \4 o T/ l
5 [ e- b x2 i; M( O2 n% {公仔箱論壇5 適度運動:
H8 {$ f) V) K. S8 W8 X! Ztvb now,tvbnow,bttvb) f% d; \+ n5 B8 |$ E! D
多數糖尿病患的死亡都與心血管疾病相關,規律的運動和強健的體能,可降低糖尿病的併發症,所以,建議陪伴者應陪伴糖尿病患每日用餐後半小時,慢走30分鐘,有助血糖的控制及降低併發症的產生。
6 a/ |5 y* u% ^4 k5.39.217.77
' h, R0 F6 ^ @* F2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市面上血糖機種類琳瑯滿目,該如何選擇適合的機種呢?李文齡建議,因為血糖機種實在太多,所以民眾在選擇時,盡量挑選有做品管控制的廠牌,如有衛生署醫療器材的許可證,或美國FDA、歐盟CE、ISO9001等驗證,才能確保血糖機的品質是有保障的。此外,要選儀器準度高的血糖機,若懷疑機種準度不高,可定期至醫院校正,確保血糖機的準度沒誤差。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Y9 o+ T2 m* K- a2 C& j
5.39.217.77, y* M% H# F% ^9 I* R
洗腎的病患要特別注意,因為如腹膜透析液會干擾一般血糖機的準度,曾有腹膜透析患者因使用含有澱粉類多醣的透析液,影響了以葡萄糖去氫?為酵素之試紙判讀血糖值,導致患者出現假性高血糖,所以洗腎的病患要特別注意使用何種腹膜透析液,配合不會干擾血糖判讀的血糖機。 . v! V- H6 X, |& X( C$ n2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