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自制火箭升天

学生们正在整理从酒泉带回的“北航2号”。本报记者范继文摄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p7 J  A" ~- v# l8 L
  在普通人的眼里,学生亲手制作火箭并将其送上天是件天方夜谭的事。但北航学生创造了奇迹——12月5日,“北航2号”火箭成功飞天。之前,这些小科学家遇到很多困难,还曾有过发射失败的经历。值得“炫耀”的是,他们研制出我国第一枚以固液混合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之前,我国固液混合发动机尚没有发射成功的先例。
0 p' U# r/ a" ^7 x  S0 G8 h5.39.217.77  “北航2号”升空
5 J' P; R) `2 M: @! z# \' C1 p/ ~公仔箱論壇  12月5日下午3点05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3 b! l0 f3 w: m3 m- f9 j+ C
  “3,2,1,点火!”一声令下,北航学生王虹玥按下了点火按钮。“嘭”的一声,“北航2号”火箭尾部瞬时喷出一股耀眼的火焰,箭体呼啸而出,直刺高空。 tvb now,tvbnow,bttvb9 _% t! z& z( A1 T2 a! v
  操控室里的20多名北航学生和老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成功了,终于成功了!”仿佛只有呐喊、跳跃、拥抱、哭泣、大笑才能表达出当时的复杂心情。
: Z# P; p  Q6 E5 K  i  20秒后,监控屏幕上显示火箭分离成功,他们冲出了控制室。当时搜索车已经向回收地开去,“走,我们跑过去!去亲眼看到落地的实物。”于是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在戈壁滩上向2公里外的目标物跑去,高度兴奋使他们早已忘却了已经几日几夜没有合眼。 % ?8 Z2 K/ U# \7 R" x/ e
  这一刻,他们等了两年。
+ C: @4 R. M1 \4 i  本科生受命造火箭
) D& d, O1 O. Y, E! @  两年前的12月初,北航传来好消息,“北航2号”马上要成立项目组,而人选就在当时大四的保研学生中挑选。 ' z2 K  g4 d. @' q2 x4 N6 t$ f( a
  此前,北航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第一枚火箭“北航一号”刚刚发射成功。 3 S- R! F# m9 ]
  本科生动手制作火箭,这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事。 5.39.217.77/ d$ A5 }: i8 \) M( c; D
  但当机会来临时,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行不行,而是不要错过这个机会。经过双向选择,宇航学院本科3个专业的15名学生进入项目组。
3 P+ a2 e" V7 {6 f4 n'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宇航学院的会议室,项目组的学生成员及11名指导老师、2名有经验的师兄和3名专家第一次开会宣布项目启动。宇航学院常务副院长蔡国飙宣布,“北航2号”要完成的目标是自主研制我国第一枚以固液混合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
# b! B* K! W2 Y# N9 T-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这在当时无疑是个大胆的设想。
8 E" T  G# h- A6 q1 y/ ~5.39.217.77  之前,固液混合发动机的发射实验在我国没有成功先例。在没有可借鉴的条件下,十几个本科生能完成这一目标吗?“外国能做成功我们也可以,而且有那么多有经验的老师给我们做指导,心里有底。”当时有学生这样表态。
6 s, _8 w7 m. w  m7 M/ w$ H  小降落伞难倒高才生 6 g  S  j1 d, K3 ?
  项目组成立后,15名学生按照专业所长分成总体、控制和动力三个组别。他们立即着手设计发动机。半年后,初步设计成型。 % y; ?9 j0 R; w! c* N
  项目组负责人之一李君海负责制订时间计划表,最早他们预定发射日期在今年上半年。可当项目从纸上谈兵进展到实际制作环节时,他们才发现一切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发射时间数次推延。 & Y1 _9 X$ Q7 t
  困难落到了他们头上。项目组另一负责人罗钦钦负责把图纸交给航天单位加工,没想到,作为回收所用的小小降落伞竟然让他吃足了苦头。
, j  I7 i( H4 l% r- Y- `) i  第一次到加工厂时,他只拿着一张草图,上面画出了降落伞的形状和大概的大小。工程人员一看就立即要求重画,并说明至少要标清伞布和针线的材质、长度、角度等许多细节。“最起码要一张能让我们看得懂的图纸。”从加工厂出来,罗钦钦觉得难以满足工程人员的要求。 5.39.217.774 i) F* o5 E( j: S- e' w
  书本上几乎找不到可借鉴的降落伞图纸,他只好向指导老师和师兄讨教,可画出来后,还是一次次被工厂驳回。一直到第四次才成功。 tvb now,tvbnow,bttvb. t' ^. B, ]! E' V& I
一个部件实验千次
2 g5 r# e( L( V: Itvb now,tvbnow,bttvb  研究发动机的战场设在京郊。邓代英全面负责实验的管理工作,从那时候起,学校只是他睡觉的地方,每天7点多就出门坐班车到实验室,晚上快10点才回到寝室。
! {' ]+ p6 u( h, c' i6 |! Ptvb now,tvbnow,bttvb  很快,初时的新鲜劲儿慢慢被重复的实验消磨殆尽,疲态渐渐滋生。特别是固液发动机,虽然已有理论研究,可实践完全是从零开始,没有可供借鉴的数据,唯一可做的就是反复再反复地实验。其中,反复实验最多的一个部件是汽蚀文式管,这是发动机上一个关键的小部件,但是反复地实验仍然离设计要求相差甚远。于是,今年五一前后,整个动力组的成员全到实验室攻关。 公仔箱論壇4 G/ c" h" O! [, l4 q0 c
  五一那天,组员们互相鼓励决定干通宵解决这一难题。为鼓舞士气,也为庆祝节日,大家干脆用实验室的电磁炉做起了火锅。虽然作料简单,但和同甘共苦的同学一起分享,却有了特别的味道。“这真是让我终身难忘的劳动节。”李君海回忆。 5 `/ u9 z, k. d5 ]* L' X
  火锅宴结束后,实验继续进行,每个人可以轮着睡三小时,就这样干到了第二天晚上才回学校。反复的实验、修正再实验,到最后成功时,仅仅这个部件就做了上千次的实验。 5 N1 t! ?: m9 ~" p
  组员们回忆,克服疲态他们各有妙招,有的抽空打台球,有的一边工作一边听郭德纲的相声,而一直待在实验室的邓代英干脆准备了一个毽子。
) v/ l" o+ `1 O  第一次发射意外失败
( h( y; n7 u5 o% [) R' \5.39.217.77  5月底,项目组准备发射火箭。6月6日,当发射按钮按下时,火箭根本发射不出去,发射宣告失败。“当时我们完全蒙了,谁也没有意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 _2 G5 a& \7 |' J& k6 _* @5.39.217.77  故障分析大会当场召开,当时发射中心人员立即指出,他们根本就是在发射条件和预设条件不吻合的情况下进行的违规操作。原来预设的气象、气压等外部环境和发射时的环境不同,是失败的主因。
3 D  V1 |* }/ M* E/ e/ Y0 ]tvb now,tvbnow,bttvb  这次失败,对所有项目组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莫大的打击。   q' N$ K8 o* |, U% D
  回校后,过去的实验室操作方式转变为工程操作方式,每个人都确立了岗位,每个操作人都要他人督岗,每一样工作都要签字担责。这一套严谨的工作模式布置下去后,虽然没有实验室操作模式的速度快,但却更严密正规。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q, P; \& f( X* p3 T( R7 I
  奥运期间转战内蒙古
0 {$ Z7 o' _% {"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又有困难摆在他们面前。奥运期间北京市内不允许做实验。为了不耽误火箭的研制,航天科工集团六院为学生提供了试验场所,但远在内蒙古。 1 [* X0 }4 _* A. Q% J
  远在内蒙古的临时场所当时只是一块空的场地,邓代英、吴俊峰等人一起先去搭建实验台,并且在离实验室不远的小镇上租了一套两居室作为住所。后来,前来参与实验的人多了,有的人只能在沙发或地上凑合着睡。
% B$ f' g5 `) M3 ]& ]"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指导老师给吴俊峰算了一笔账,这两年来他跑的路有3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大半圈,而整个项目组走的路大概有38万公里,也就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8 I0 B6 X$ [0 f5 E% d2 h+ H0 L3 d  为了鼓励学生,指导老师蔡国飙特地买了8张奥运曲棍球比赛的半决赛票给组员,可是当时内蒙古实验室缺不了人,邓代英他们4人只能忍痛浪费了4张梦寐以求的门票。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5 M% }$ H: }" O; h: U' b: y
  学生实践能力增强
+ I  Z- w1 [0 l) Z4 i( w1 B0 o4 T5.39.217.77  今年11月底,在所有细节都反复确认的前提下,他们再次踏上发射之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和前一次相比,他们更加自信。 5.39.217.77. H( p/ W( e! F: ?4 H
  这次真的成功了。北航党委常务副书记谭振亚回忆了几年来的火箭发射历程。北航从2005年就开展了大学本科生设计制作探空火箭项目,开创为国内先河。“北航一号”和“北航2号”探空火箭研制的全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包括设计、制造、装配、运输以及发射等过程。这样,通过不同专业学生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