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電/“高中同學病情危急!懇請大家伸出援手!”“這是我親戚的朋友,信息真實,請大家幫幫病重的他”……近年來,隨著網絡公益眾籌平台的持續火熱,個人求助性質的網絡募捐信息不時在朋友圈刷屏。在網友踴躍獻愛心的同時,“斂財”“騙捐”等質疑也從未間斷,如何看待這樣的網絡公益眾籌?如何監管,才能確保網絡公益眾籌平台的規範?請看記者調查——
9 G+ e8 `! e6 w5 E& i
% \. P8 y: C6 J5.39.217.77 公益眾籌為啥火?
. c$ l& g, `2 U公仔箱論壇
/ a& e, @( C5 z; U3 V- y. k4 k) ] 救助需求催生公益眾籌平台不斷湧現,網絡平台讓公眾捐款更方便快捷公仔箱論壇! ]8 N' I- ]: k) k* C+ X& |5 c% e7 a
公仔箱論壇9 k7 Q$ r( P2 S$ X* B
“陽光女孩頑抗白血病,希望社會愛心助力”“天降橫禍,萬般無奈下,懇請您施以援手”……打開微信朋友圈,不時會有各類言辭懇切的求助信息映入眼簾。點開標題,籌款請求的詳細界面便跳轉出來,顯示求助人發起籌資項目的原因、詳細要求、目標金額、已籌金額等,捐助人可以在頁面下方點擊“幫助TA”進行捐款,還可以將募捐信息分享到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體。
1 v8 i0 G9 v"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A- n% U) I+ b t4 o, S! u/ W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公益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道,網絡公益眾籌平台如雨後春笋般應運而生,成為新的求助信息“發布窗口”。面對醫療保險無法完全覆蓋的大病,不少病患家庭面臨短期籌資困難或資金短缺、無錢治病的難題。如何快速獲得“救命錢”,成為他們必須要邁過的一道坎。
1 O4 H6 g" x+ l2 h& e4 ~5.39.217.77tvb now,tvbnow,bttvb$ @; d% a# Y+ I$ e0 q
與尋求公益組織的幫助相比,通過互聯網公益眾籌平台發起個人眾籌,使用程序相對簡單,求助者只要點擊發布按鈕,上傳身份證、醫院診斷證明、繳費單等相關證明,便可以發起求助項目,進行資金眾籌。tvb now,tvbnow,bttvb: D- r$ L: j0 {( v$ h7 H% L
tvb now,tvbnow,bttvb, q, _5 _% q+ R, C4 r
“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熟知的同學或校友發起求助,一般都會力所能及地支持一下。”南京某高校青年教師尚冰說,“而且,由於多是熟人轉發的信息,感覺可信度也更高些。”
- Y; n: t: D6 A! y7 v$ w& }; \; Y
" ]3 a* r' C& t2 W7 r8 t2 c 眾籌平台“輕鬆籌”創始人於亮表示:“網絡公益眾籌打破了傳統公益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通過社交熟人關係為大病患者提供了高效便捷、‘隨手公益’的籌款渠道。”tvb now,tvbnow,bttvb c0 S( t6 t* a
8 Z+ E$ v8 P* b- U0 j; S# ltvb now,tvbnow,bttvb “將眾籌這個模式借鑒、移植到網絡募捐,給中國的慈善行業和個人互助事業帶來創新,也是對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的有益補充。”中國慈善聯合會副秘書長劉佑平說。
3 z. v% D* ]2 R2 Q. h D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S) w4 U, F# G) e1 ]6 X1 O- G3 q
正因如此,個人求助眾籌發展迅猛,多家眾籌平台不斷湧現,眾籌數目也迅速增多。以“輕鬆籌”為例,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該平台上發起的個人救助項目為2.3465萬個,總支持379萬餘人次,籌款金額超過1.875億元;到2016年上半年,平台上發起的個人救助項目已升至4.5萬餘個,總支持1087萬餘人次,籌款總額則超過了4.5億元。5.39.217.775 C5 C& {# @( u. X# A5 |( z
公仔箱論壇) Y: E7 N Q5 [6 k
眾籌成“致富新路”?
3 D& K/ x' M. u$ E- f f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N- }- s) p/ @! z2 p" _2 b
騙捐詐捐、募集資金虛高、善款支配不透明等問題突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9 r. M( E3 N: p
3 k. j' J: g7 D9 ^, ^& G( z) N
互聯網公益眾籌平台走進公眾視野,一方面真正幫助了一些有需求的人;另一方面,“騙捐”“斂財”等新聞不斷曝光,平台存在的問題與漏洞逐漸顯現。不少人質疑:眾籌的錢究竟去了哪裡?這些平台會淪為騙子行騙的溫床嗎?公仔箱論壇* _- J/ J3 O8 K' \) I& z: Y
5.39.217.77+ A% W# I8 |2 q/ [) p6 Q
這樣的擔心並非無中生有。2015年8月,女子楊某通過個人微博發布虛假信息,謊稱其父在天津港爆炸事故中遇難,母親已於一年前去世。微博發布後不久就獲得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同情。借助微博“打賞”功能,楊某騙取網友近10萬元“打賞”。tvb now,tvbnow,bttvb( v' e2 l5 b! P5 b* A' ?
5.39.217.77 G( z- M1 r: b# Y9 U/ \
虛構病情、製造虛假證明,將眾籌平台視為斂財的手段和捷徑,類似這樣的虛假個人網絡求助不在少數。同時,目前對所募集資金的監管也處於“模糊地帶”,善款募集虛高、金額過於隨意、支配不透明等問題時有發生。有媒體報道,一名女大學生為病母籌款6萬餘元,事後卻在朋友圈曬“吃喝玩樂”,母親病情進展、錢款花費明細、醫療賬單等情況卻基本不更新。
x, K3 C: S2 H7 i4 U! v: i公仔箱論壇
5 p6 V' y4 _& L3 q! Y3 ~1 v公仔箱論壇 在業內人士看來,影響力廣泛的平台,不排除被騙子當成獲利手段的可能,網友存在這樣的擔心也在情理之中。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法學院副院長楊東在分析這些問題的成因時表示,“眾籌平台的准入門檻很低,一些平台項目審核把關不嚴,為一些人利用公眾同情心賣慘斂財提供了可能。”
7 a, m7 V1 z* R1 A; Z& [公仔箱論壇
7 F A6 O' k8 f, W0 r “目前,互聯網公益眾籌平台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其在項目審核、流程監管、善款使用等方面都缺少清晰的行為及法律邊界,曝出亂象是遲早的事。”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作人王維維表示。
. n3 l' P) U; d! N7 g! D
& r- Y1 C! X; ^; C 事實上,網絡眾籌平台對此並非沒有應對措施。“我們盡可能地嚴格審核,並在每個個人救助籌款頁面中增加了‘舉報’功能,一旦有人舉報,我們就會暫停該項目的眾籌,針對舉報進行核查,包括實地的走訪調查。”於亮介紹說。
4 r- o% W9 l& D2 Y7 J6 \. U5 Q
2 M+ I9 g; _' \! k, E8 y& ]% j5.39.217.77 但這種審核有時也並不容易。有業內人士坦言,除非求助者配合,否則由於無規可依,又涉及個人隱私,在做大病救助的項目驗證時,的確可能存在溝通不暢的問題。
) T, f" [5 R5 ^$ a* q& s v4 E$ f; L9 f- Y- t/ B* }
此外,於亮也表示,由於現行法律法規不支持眾籌平台對個人求助者所籌資金的後續使用情況進行干預,他們只能反覆勸說發起人公示後續資金使用情況,“目前平台在這方面確實鞭長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