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 【記者楊慈郁/整理】
S u/ X* \8 Z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 Z5 d6 r& c4 S公仔箱論壇在大陸,無數農民工子女正在各城市邊緣打「教育遊擊戰」。他們隨父母打工遷徙而四處求學。因為嚴格的入學條件限制和高昂的借讀費用,使他們對公立學校望之卻步。 tvb now,tvbnow,bttvb$ C( z; Z/ a" J; }5 z, O
在此背景下,校舍簡陋的私辦打工子弟學校應運而生。據統計,北京2010年農民工子弟人數已多達42萬,周邊的打工子弟學校達幾百所之多,但取得辦學許可證的僅占少數,大部分都處於不斷流動、遷校的狀態。
1 @7 t; m0 Q, ?+ V* w2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菜地裡搭棚 用磚頭疊成課桌
* S" _, M; X6 ~4 L) H* f) G易本耀和李素梅夫婦正是其中一員。對他們而言,「什麼都可以等,孩子們的教育不能等,成了文盲,就全耽誤了。」
1 W' | h- k% q李素梅和丈夫易本耀都是河南息縣人,縣裡把各村成績好的高三學生集中讀書,兩個人這麼認識了,可是當年都沒考上大學。易本耀又接連考了2次,語文考過全縣第一名,但數學和英語太差了。1983年,李素梅在鄉裡當了老師,屢考不中的易本耀則應徵入伍,3年後退伍回來做了鄉糧管所的糧管員。
: ]6 ?4 a' |, c N8 j/ U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李素梅在息縣當了10年鄉村民辦教師,月薪從29元(人民幣,下同)只漲到了69元。她參加過民辦教師轉正的考試,但被成績不如她的人擠掉了。家裡兄妹8個,因為一個姐夫在北京當兵,陸續都來到了北京。1993年2月,縣裡清退民辦教師,促使她下定決心也來到北京。 $ `1 ]4 R1 T& o7 }& B1 m9 ^2 s" i
李素梅來到北京後,就跟著妹妹在五棵松河邊的早市擺攤,賣兒童服裝鞋襪,第一個月就賺了500元,相當於她教書大半年的收入。雖然收入增加,但北京有另外的煩心事,除了她的女兒在老家,其他兄妹的孩子都在北京,「一共9個,最大的11歲,最小的7歲,都沒上學」。北京公立學校的門檻太高,借讀費和贊助費加起來,直接把他們嚇了回去。 公仔箱論壇, m2 g& T1 e. c" P
李素梅看不下去,於是和家裡人一起動手在五棵松沙溝的菜地裡,用竹竿、油毛氈和石棉瓦搭了個10平方米左右的窩棚,再用磚頭疊成課桌,水泥抹出黑板,把9個孩子都交給了李素梅。
+ R( ?; Q, c: q! `8 {% ~. v& q#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就這樣,原本下定決心「一輩子再也不教書」的李素梅,在1994年9月陰差陽錯又當起了老師,只是和曾經的民辦教師身分相比,更加名不正言不順。「辦學校可不是鬧著玩的,我也沒那想法,只想幫親人們解決點眼前的難題,孩子們跟著課本學下來,就算哪天送回老家,也能跟得上班,不至於被耽誤了吧。」李素梅說。
8 f9 U" c% F: m% E/ x公仔箱論壇非法辦學 被政府歸類為黑學校 5.39.217.77. |" ]4 e9 v/ \! l* f
沒想到,消息傳開後,陸續有家長輾轉找來,好話說盡,非得把孩子留下。1995年夏天,李素梅已經收下50多個孩子,她的菜地窩棚,真的成了一所學校。丈夫易本耀也在這一年辭職,到北京來幫忙,教他最拿手的語文,還給學校取了個名字,叫「打工子弟學校」。 5.39.217.772 T. m% W/ g* @: x7 M6 v5 d4 Y
然而,夫妻倆的辦學過程並不順利。在大陸當局對農民流動政策仍有激烈爭論的當時,易本耀夫婦受了不少委屈,不只被當地人指著鼻子罵:「外地人還敢在北京辦外地人子女的學校,反了天了。」甚至有教育部門官員,乾脆把他們跟黑髮廊、黑網吧(網咖)歸為一類,稱他們是「黑學校」。
) ?% X7 l, B9 A5 R$ E/ P$ g# b被迫頻繁遷校 2星期搬了3次
6 ], d! O9 v0 g0 Q, X* r$ t$ m7 r5.39.217.77除了難聽的話,關鍵是,「老是被趕來趕去地搬家,兩個星期搬了3次,4個月搬了5次,怎麼折騰得起?有時候是拆遷,更多的時候是當地派出所不讓我們停留」。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v/ Q8 ?, r1 P/ n1 v) L
關鍵時刻,施以援手的是時任《華聲月報》社長的范東生和大陸政協委員方明。在兩人的幫忙下,易本耀的學校才得以在北京海澱區五路居一處塗料廠安穩渡過6年零7個月,後來甚至拓展了若干個校區,「1998年秋800人,2000年秋2300人,2002年秋5200人」。但是許多校區因為拆遷等各種原因陸續關閉,最後只剩下兩個校區,學生人數不到2000。
( Z0 h3 y$ Z b/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直至2003年,易本耀的學校終於取得北京政府同意審批並頒發辦學許可證,還將校名改成了「行知實驗學校」。雖有了合法身分,但是真遇到難處,情況也好不到哪去。2004年,五路居面臨拆遷,拆遷期限的最後一天,他把全體老師集中到操場上,說明天開始停課,星期一到星期五停課放假。老師們分頭去通知學生,校園裡哭聲一片。
' @ E( D( G# D2004年5月31日全校搬到了龔村,這裡是以前村小的校舍,曾經租給沙發廠。易本耀花了18萬元蓋了教室,花了30萬元粉刷門窗牆壁等。他說,光是清垃圾就花了1萬多元,運送垃圾的車子,來回共100多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