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小心“无症状”直肠癌

夏日炎炎,不少人都会觉得胃口不好,吃饭不香也多归结为天气原因。其实,也许重大疾病就这样被放了过去。数据显示,八成直肠癌被误诊,40岁以上人群最好定期做肠镜检查。
5 h' w1 u  k8 a0 c* c4 K目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癌症的第二位,而大肠癌中的六成多为直肠癌。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科了解到,有八成直肠癌被误诊为痔疮、痢疾等,有患者误诊后错误治疗半年以上才被发现,延误了病情。专家提醒,40岁以上人群最好定期做肠镜检查。
5 V6 a- Q& y% Q* G" l早期直肠癌无明显症状要靠检查发现
5 N+ U+ D; |; q3 z( M- x公仔箱論壇曾有一中年男性,反复便血,一开始认为是湿热所致,该男子按有关说法,摘石榴树上的叶子煮水喝,“将两棵石榴树的叶子摘光了,还是便血”。最终,该男子被确诊为肠癌。
; T( d) z0 v! b5 {7 B; B! S# Z公仔箱論壇记者了解到,大肠癌发病过程较长,完全可防可治,但由于早期无明显症状,不易被人发现。但到一定阶段,出现便秘、便频、便血等症状时,“八成直肠癌被诊误,不是自己误判就是被医生误诊。有患者误诊后错误治疗半年以上才被发现,延误了病情”。
9 N0 B. @4 U+ V6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据介绍,针对我国最常见的低位直肠癌,最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就是直肠指检,“举手之劳就能确诊”。/ B6 ^; ~* U5 o9 }& x) t5 m
为此,教授提醒,40岁以上人群最好定期做肠镜检查,而对于有家族性息肉病等遗传因素的高危人群,从十几岁开始就该定期检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c1 q! X7 w3 T9 B( [
粗纤维摄入少发病率上升
; k: e# _8 g' E' i; o8 u% }tvb now,tvbnow,bttvb据中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大肿瘤医院腹科教授 介绍,大肠癌近年的发展趋势是,在中国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70年代,其死亡率是十万分之3点54,到2005年为4点5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据最新统计:我国大肠癌每年新发病人数约13万~16万人,死亡人数约6万~9万人,多发于大中城市,在消化道肿瘤中已仅次于胃癌,位居第二。5.39.217.777 K( ?* s9 P2 P* T. E0 P
和众多疾病发病呈低龄化的特点不同,大肠癌的发病呈“老龄化”趋势:以前中位年龄为45岁,现在为55岁。发病高峰年龄从以前的四、五十岁到现在的六、七十岁。相比之下,青少年患大肠癌的比例在不断下降,“从以前的2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6.6%”。
3 r6 _  y( n8 ztvb now,tvbnow,bttvb据了解,发病率之所以上升,和现代人高脂肪、高蛋白摄入量增加,运动和粗纤维缺少摄入有主要关系。而“老龄化”趋势主要是因为人群整体寿命延长、认知度提高、健康意识增强。
5 K. }; o4 _- N& J$ d教授说,截止到目前,大肠癌的真正病因仍未明了,但致病因素很多,如饮食不当,“病从口入”,很多研究表明其重要因素之一是摄入过量的高脂肪高动物蛋白和低纤维素食物。新西兰的一项调查发现,大肠癌和牛肉消费量成正比,即消费牛肉多的地区,其发病率也增高。
: a/ t4 q" a% O' ~9 [/ D$ f  @, C! O" @5.39.217.77此外还有遗传因素,大约5%-15%的大肠癌是遗传的。该院曾接诊过一病例,一家四兄弟均有大肠癌。癌前病变因素也值得关注,如家族性息肉病,遗传比约为50%,“如果不经治疗,百分百会发生癌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