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電/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糧食產後損失驚人,每年的糧食損失浪費量大約相當於2億畝耕地的產量,比第一產糧大省黑龍江省一年的產量還要多。
4 e4 A r9 t1 ]* t# b0 O8 H4 k6 U7 N* J
據測算,中國糧食產後僅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損失浪費總量達700億斤以上。
) `+ s( e6 @5 f" V! P5.39.217.77/ u6 N {6 r! ]7 h5 n4 L& Z
任正曉具體分析指出,中國農戶存糧約佔全國糧食年總產量一半左右,由於儲存設施簡陋,缺乏技術指導服務,損失比例約8%左右,每年因蟲黴鼠雀造成損失400億斤以上。中國糧食物流方式落後,運輸等環節損失損耗逾150億斤。成品糧過度追求亮、白、精,低水準粗放加工,加工環節每年造成口糧損失130億斤以上。
. A5 Z* \1 @- h ~* U2 Q4 H* ^: A
4 {5 ?/ U2 L5 _; s* s2 S( F3 S3 [) O 此外,請客吃飯講排場、比闊氣等不良消費方式,造成餐桌浪費更是觸目驚心,有關方面估算每年餐桌浪費食物價值達2000億元。
, x! X6 h! s, L( n% C) B: x9 S* {tvb now,tvbnow,bttvb
5 b5 |0 \! r; ?2 b7 Z5.39.217.77 任正曉說,中國糧食供求處於緊平衡狀態,近年來糧食進口量持續增加,每年進口的穀物和大豆在1000億斤以上,而每年又白白地損失浪費上千億斤糧食。“如此對比令人痛心。”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Y8 `, \ D2 X
* v; b7 i( f M; d. { 任正曉表示,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反對浪費,從更深意義上等同守住耕地紅線,更事關堅守中華民族勤勞節儉文化的道德底線。必須轉變糧食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推動科技進步,以減少流通環節損失為重點,完善政策法規和體制機制,加強宣傳教育和監督檢查,改變落後的糧食收儲方式和消費方式,進一步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實施、全民參與的節糧減損機制,加快建設節糧型社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