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吃不上菜就是政治!養活14億中國人須多少耕地?哪一省耕地最多?

2023-03-12
9 R  Y4 G% t0 X  v
" i) \" ]% ~4 L' Q7 G3 f+ T0 y* R

5 t6 b0 N1 f: d# V* E4 u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中國有超過14億人口,要讓這麼多人吃得飽,到底需要多少耕地?中國哪省的耕地和產糧最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7 B0 j; y& R6 o# d; C

  Z( P* w; G4 q9 Z# Y, J$ I: @9 t編按:兩會召開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周日)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新華社發布的報道稱,習近平談到農業時憶及他在福建工作,表示他當時每天都要看吃菜的問題,吃不上菜那就是政治。
+ ^% ~5 i7 k2 M+ t  E3 c5 H! Atvb now,tvbnow,bttvb
9 ^+ @7 ]+ q6 A+ y7 I# |! B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g# Q7 v: A( S9 j/ `- T* Z0 F- f* v
安全糧食自給率:95%
! G! j$ K8 p8 y1 N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1 @- q4 ]1 Y2 i5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W5 w# K: r, N( _6 w! f& ]
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高速發展,民眾不用為吃得飽的問題操心,很多人或已忽略了「飯碗」安全就是國家安全。(網上圖片)tvb now,tvbnow,bttvb% @! o( z( M, F) ]* Y

1 G: m, F# t6 R6 K1 {6 m/ ^" |9 ntvb now,tvbnow,bttvb生活在城市,多數人都習慣了「食」的問題到超市、到菜市場就可以輕易解決。但對一個國家而言,情況就沒有這麼簡單,糧食從哪裏來、供應是否穩定,都是執政者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對中國這樣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飯碗」至關重要,也絕不能靠輸入來解決。
! \1 g( T/ V9 t5 {. l, f! v  i
6 y5 p, k) y  }+ v/ E* q8 h為甚麼中國糧食不能靠外國?這既是因為當前全球糧食年貿易量甚至不能滿足中國一國糧食需求,也是因糧食靠外國輸入會受制於人,輕則買貴糧影響經濟,重則有錢也買不到糧,危及國家生存。5.39.217.77. E3 L$ k8 T3 }7 D/ F

* N1 D" g% ]. z  P8 L公仔箱論壇
( X' t, k. ?, v5.39.217.77中國自2004年以來便成為糧食淨進口國,其中大豆進口量較大。圖為海關檢查外國進口的大豆。(網上圖片)
7 O( s: \0 M+ ?# c; g0 V& r) w1 Q公仔箱論壇
/ a5 I6 n' d% r5.39.217.77對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這是絕對是不能接受的風險。5.39.217.77& H$ x+ o4 W9 s$ U; P7 h# V

" O# f& P" v4 a( ?( G0 h要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確保糧食和國家安全,就必須達到很高程度的糧食自給,而當局提出的安全糧食自給率是95%,亦即95%糧食要在國內種植。' G5 d  e* e5 F3 [' L: r. w; z0 }
; b4 Q6 A8 ]0 g1 N4 O* o
糧食生產當然離不開土地,基於人口、糧食產量等數據,相關部門計算中國要達到95%自給率,最少需要18億畝耕地。
, ?+ `  W; D" k* Z6 x9 M
+ x, |& n6 J) o4 p3 B公仔箱論壇' I0 o$ P. F; u3 \" A+ Q
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容易中國耕地面積全球第四,但因為人口基數大,人均耕地面積非常有限。圖為廣西的農田。(網上圖片)
6 M) q1 M  s' h5 Q9 N' ^
. `# l% L4 c* B3 F1 F6 t- S6 ]近年當局經常提到要「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正是由這自給率而來。5 e8 A8 {/ b8 g8 F5 d
5.39.217.77& [& I0 i+ n7 c" d" F8 e4 j
城市人對「畝」可能沒甚麼概念,其實目前中國內地的畝,大約是666.67平方米,也就是7,176平方呎左右,差不多等於1.5個標準籃球場的大小;而18億畝相當於120萬平方公里,大約是中國國土的八分之一,接近5個英國的面積。
1 r& H7 d5 }7 s) s/ ]( \. `9 i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F. A3 ~) v' S+ _  s; }* ^5 [
這數字驟聽像是很多,但攤分到14億多人口便非常之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不足40%。
  D' a/ b5 l4 U- g' p7 m2 R  gtvb now,tvbnow,bttvb7 v+ g  U' n5 j% @( d# }

  [8 h4 j( R5 u, `! A2 G) J  ]& }& ?- p$ c為確保糧食安全,當局除了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還建倉儲糧,以調節糧食供應。(網上圖片), o2 x) x* v4 \. P+ X

/ e3 A! v4 l2 p0 {& J5.39.217.77那現在中國的耕地實際有多少?中國雖然幅員遼闊,但扣除山地、沙漠等,適合耕作的土地實在不算多。9 C* n3 M& i: q! }; }& `2 f2 ~% B9 A

- }) K0 ?% b2 y% o5 xtvb now,tvbnow,bttvb根據公開資料,2022年全國的耕地面積大約在19.14億畝左右,佔全球的7%,少於美國、印度和俄羅斯,而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36畝左右。
) N8 l9 C3 T7 n. c, v
$ @( ~# C3 L9 a+ n2 l公仔箱論壇很多報道都會指出,中國就是在農業科技支援下,用這7%耕地,養活了世界20%人口,絕對是個奇迹。
9 |+ Y8 {/ r7 d! N公仔箱論壇" b( B: R; v  U( X' b
另外,19.14億畝與18億畝的紅線似乎還有距離,但要注意的是,中國處於高速城鎮化過程中,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建設用地需求增加,正不斷蠶食着耕地,1996至2019年間耕地面積便減少了2,000多萬畝,而且中國可供開懇的「後備土地」非常有限。公仔箱論壇" B( V+ A1 c3 G/ E( O: d9 U
6 G/ P5 ^# {$ o
所以要堅守18億畝紅線,絕對不是輕易事,必須要當局的保護措施。「湖廣熟 天下足」過時了?
6 U+ x. o, @% m& n8 [公仔箱論壇
) t& V; e1 s* A" a" N/ ?3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回到中國哪省耕地最多的問題,中國傳統的糧倉在江南和湖廣,「湖廣熟,天下足」、「蘇常熟,天下足」的說法很多人都聽過,惟原來情況早已改變。
) P* X, u- d$ |6 D
5 K! v3 f' O6 Y# V" o5.39.217.77公仔箱論壇% m- t; \; A6 g  ^5 f
(「當代中國」製圖)
' Z3 f* f& t8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3 y6 C8 [" J! p
目前中國耕地最多的省區多在北方,排第一的是大家未必想到的東北的黑龍江,2022年的數字是2.579億畝,約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3%。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 Y* l" T/ U. }2 b+ ~$ ]3 P

+ j# l, @4 p7 W: A, t% r6 g3 W緊隨其後的是內蒙古、河南、吉林和新疆,這五個省區共佔全國耕地的40%。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N4 l4 i9 i  F  m: T  x, c
tvb now,tvbnow,bttvb+ V; o8 h( f2 G1 J) V9 A/ I( x
有着大片「黑土地」(最肥沃的土壤)的黑龍江,耕地面積大、生態環境好,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程度高,除了耕地面積最大,還是中國糧食產量第一大省,官方公布該省2022年的糧食總產量達到1552.6億斤(7,763萬噸),佔全國總產量11.3%。
9 \' C0 v! x6 j6 _$ _: H7 o  i' |公仔箱論壇
! O& z( ?& C. g: stvb now,tvbnow,bttvb
2 u- U) y. i; _" O$ Z- t5.39.217.77(「當代中國」製圖)2 ]' y3 y2 k. p# C; x% V2 @
公仔箱論壇- W9 @9 W7 E" ~" S' q; n2 |
根據數據,全國2022年糧食產量為13730.6億斤,折合6.865億噸,糧食產量在黑龍江之後的,是河南、山東、安徽和吉林。
- V9 w8 P4 `/ s( G7 dtvb now,tvbnow,bttvb
; S5 x5 `( s( o; v5 y+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當代中國」製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