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gracechanstuart 於 2014-6-16 07:23 PM 編輯
瀕危滅絕珍稀動物系列(五):伊比利亞猞猁(上)
伊比利亞猞猁-又稱林曳或西班牙猞猁、南歐猞猁。

伊比利亞猞猁-是南歐伊比利亞半島特有的、極危的一種貓科哺乳動物。

【簡介】
伊比利亞猞猁 (學名:Lynx pardinus),又稱林曳或西班牙猞猁、南歐猞猁,是南歐伊比利亞半島特有的、極危的一種貓科哺乳動物。過去本種常被列為歐亞猞猁的亞種,但現在被視為一個獨立品種。在更新世兩個品種曾在中歐共存,但生活在不同的生境中。據信本種是由Lynxissiodorensis進化而來。
伊比利亞猞猁-尾粗,尾端黑色。耳尖、觸鬚和鬢角各有一束黑色的毛。

伊比利亞猞猁-尾粗,尾端黑色。耳尖、觸鬚和鬢角各有一束黑色的毛。

西班牙以此種動物以及生態保育為題材,製作出3D動畫電影《霹靂貓(The Missing Lynx)》,臺灣引進美國英語版,並於公共電視臺以國英雙語播放。DVD由弘恩文化發行,雙碟版收錄中英字幕以及映像特典DVD。
伊比利亞猞猁-伊比利亞猞猁身上帶有像豹的、明顯的斑點,毛色淺灰或各種淺棕黃色。

伊比利亞猞猁-西部無斑點的種群據說在近年已經滅絕。

【外型特徵】
相對於歐亞猞猁皮毛上的稀淡的斑點,伊比利亞猞猁身上帶有像豹的、明顯的斑點,毛色淺灰或各種淺棕黃色。西部無斑點的種群據說在近年已經滅絕。
伊比利亞猞猁-母猞猁與兩隻幼猞猁。

伊比利亞猞猁-幼猞猁

頭身長85–110 公分,尾短 (長約12–30 公分);肩高60–70 公分。雄獸比雌獸大:雄獸平均12.9 公斤 (最重26.8 公斤),雌獸重9.4 公斤。約為歐亞猞猁的一半大小。
伊比利亞猞猁與歐亞猞猁分別不大,但更像短尾貓。臉孔比歐亞猞猁更像貓。尾粗,尾端黑色。耳尖、觸鬚和鬢角各有一束黑色的毛。
伊比利亞猞猁- 
【生態】
由於體型比北方的近親較小,伊比利亞猞猁通常獵食較小的動物,很少大於一隻野兔。兩者的生境也有不同:伊比利亞猞猁生活在開闊的灌木叢,而歐亞猞猁生活在森林中。
伊比利亞猞猁-伊比利亞猞猁通常獵食較小的動物,很少大於一隻野兔。

伊比利亞猞猁-獵物: 野兔 
伊比利亞猞猁-獵物: 野兔

在每天光線微弱時以哺乳動物 (包括齧齒目和食蟲目)、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為食。穴兔是其主糧(79.5-86.7%),野兔 (格拉納達野兔,5.9%)和齧齒目 (3.2%)佔小宗。雄性每天需要獵食一隻兔子,而處於育幼期的雌獸每天需要進食三隻兔子。
由於西班牙的穴兔數目下降,牠們常被迫攻擊幼小的鹿、黇鹿、狍鹿或摩佛倫羊。赤狐、埃及獴和斑貓都是牠們的競爭對手。
伊比利亞猞猁-獵物: 小鳥 
伊比利亞猞猁-頭身長85–110 公分,尾短 (長約12–30 公分);肩高60–70 公分。

獨居,也獨自獵食。它會偷偷潛行至獵物,或在灌水或岩石後伏下守候數小時,直到獵物只有數步之遙才撲殺。
牠耳上的毛髮幫助牠辨別聲音的來源。沒有它們,牠的聽力會大大減弱。腳邊長有長厚的毛,可令牠們在雪地中悄悄地行動。牠們,特別是育幼中的雌獸,四處流浪,可遠至100公里。視乎獵物的多寡,牠們需要10-20平方公里的領地。 牠們以尿液、糞便或樹皮上的爪痕標記牠們領地的邊界。
伊比利亞猞猁-雄獸比雌獸大:雄獸平均12.9 公斤 (最重26.8 公斤),雌獸重9.4 公斤。

伊比利亞猞猁-雌獸約為歐亞猞猁的一半大小。 
【繁殖】
雌猞猁在繁殖時期會離開自己的領地尋找雄猞猁。懷孕期通常為兩個月,產子期在三月至九月之間,以三至四月為生育高峰。一胎通常育有二到三隻幼獸(偶然一隻、四或五隻),每隻重200–250 克。小猞猁七至十個月大即可獨立,但通常會與母親在一起直到二十個月大。幼獸的生存率視乎獵物是否充足而定。在野生的環境中,兩性一歲就能達至性成熟,但在找到沒有其他猞猁的領土以前,很少繁殖。曾經有雌猞猁到了五歲,母親死去後才開始繁殖。在野外最高壽命可達十三年。
伊比利亞猞猁-在野生的環境中,兩性一歲就能達至性成熟,但在找到沒有其他猞猁的領土以前,很少繁殖。 
伊比利亞猞猁-歷史上曾經分佈在整個伊比利亞半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