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膽囊切除病患需注意補足維生素D


- X4 B9 M7 @+ C4 M/ E# X+ s" Ptvb now,tvbnow,bttvb若膽結石阻塞膽道,常會引起膽囊或膽道發炎,使膽汁未能順利釋出,而滯留在肝臟或膽囊內,反覆引起上腹部疼痛、發燒等症狀。* a$ C0 k- h3 D5 V  ]4 `  d! Z
: O9 q- |4 p& l; T/ [( d
' |* E3 ~7 v7 K9 s2 G2 \' L, X
人體的營養來自食物,食物含有各種營養素,包括醣類、蛋白質、脂肪等巨量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食物纖維等。腸胃消化器官負責食物的分解與消化,它們具有蠕動機能,且能分泌酵素如胃液、腸道和胰臟的各類酵素、肝臟的膽汁等,發揮重要機能;這些酵素將食物分解成微粒,增加與腸道絨毛的接觸面積,便於吸收並運送到各器官進行貯存或應用。前述消化系統和器官的機能會因年齡、疾病(如腸胃炎、炎性大腸疾病、胰臟炎、肝炎、手術)、腸道菌落、生理狀況(如生長期、懷孕期)、藥物等而受到影響,直接和/或間接影響對食物的吸收與代謝,值得注意。5.39.217.77) u$ q  `* K* q5 e8 S# ?& S
以脂肪的消化為例需良好的腸道蠕動機能加以攪拌,胰臟的解脂酶加以分解,膽汁也扮演重要角色,提升脂肪的消化作用。肝臟分泌膽汁,運送到膽囊內濃縮和儲存,膽汁的另一作用為排泄肝臟的代謝物,如膽紅素、膽固醇、藥物、毒物等。公仔箱論壇) t9 a( M. t! B/ s2 X$ D+ ^
在進食時膽囊會釋出膽汁,經由膽管進入十二指腸與食物混合,將脂類食物中的脂肪顆粒加以乳化,讓脂肪更容易分解,不但有助於吸收食物中的脂肪,也同時增加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膽汁在脂肪與膽固醇的消化與代謝上功不可沒。
; }- W. ~, N3 V9 |3 X, T7 L目前飲食西化,平日常攝取許多高脂高熱量飲食,對脂肪的消化造成重大的負擔;不但需要腸胃健全,肝膽的機能也十分吃重。( ~/ X) V4 E  w! y
臨床上若因膽結石阻塞膽道,常會引起膽囊或膽道發炎使膽汁未能順利釋出而滯留在肝臟或膽囊內,經常反覆引起上腹部疼痛、發燒等症狀,嚴重時可能會引起細菌感染或敗血性休克,若採保守治療無效,必要時需接受膽囊切除。公仔箱論壇6 \5 e2 m0 S- S/ w! S
在膽囊切除後,無法發揮貯存膽汁和依進食需求而釋出膽汁的機制,此時肝臟仍可分泌膽汁,但隨即將膽汁釋入腸道,不再配合進食來控制膽汁的釋出。因此若瞬間吃進大量高脂食物時,膽汁量會相對不足,使脂肪消化和分解代謝未能完全,容易引起腹瀉、油便、體重下降等,增高心腦血管病和肝臟疾病風險,長年後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造成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缺乏。
1 D, t( y  Q( k公仔箱論壇所以膽囊切除患者,需要調高脂溶性的維生素的補充才能滿足生理需求,研究證實,切除膽囊的停經後婦女,其血清中的維生素D濃度、腰椎和髖部的骨密度,都低於對照組,應多注意。
4 I5 X3 V3 r; I; ~5.39.217.77治療上首先應注意維持肝功能的正常運作,保全正常的膽汁分泌與代謝,但因應膽囊切除後膽汁的排出量,不足以應付短時間內攝食大量高脂食物,所以應節制一次的脂肪攝取量,以免影響消化和吸收,衍生相關症狀。5.39.217.77" ?2 M) u) @9 M8 S6 I0 A8 _* Q
膽囊切除後採用少油、多蔬果的飲食比較適合,但應注意補充脂溶性維生素群。必要時建議諮詢營養師和醫師,有症狀時應及早檢查並進行治療,以維持良好肝膽機能,定期追蹤檢查,以免造成重大損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