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臺灣政壇又颳起了“媚日”歪風。據臺媒報道,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打算將桃園市的忠烈祠恢復為“桃園神社”;也是綠營執政的臺中市已經把重建“臺中神社鳥居”(鳥居:類似牌坊,具有標示入口意象與區分內外之用)提上日程。
( R+ O& k8 u& t( P3 g4 I) t3 _公仔箱論壇
! H t5 T, s q# o3 B8 x5.39.217.77& e2 ^# D8 ?# }% f) @
“桃園神社”和“臺中神社”到底是什麼鬼?很多大陸人對散落在臺灣各地的日本神社沒有概念,但是日本的“靖國神社”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那是個能輕易挑動萬千情緒的特殊存在。日本的“靖國神社”中供奉著自明治維新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日本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其中就包括二戰期間侵華的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等。正因此,日本政要每每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總能激發亞洲鄰國的強烈抗議。
& {. r" Q. D' j8 R8 _tvb now,tvbnow,bttvb 而臺灣現存的日本神社其修建的背景也是處處與殖民、戰爭、侵略緊密相關。臺灣淡江大學副教授林金源指出,日本據臺初年,至少殺掉當時百分之一台灣人口。日本在臺設立的首座神社——臺南神社,就是為祭祀率軍侵略臺灣最後戰死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據臺50年,日本人共修建68座神社,將其打造成地方教化中心,以強化效忠日本的皇民精神。
2 u& l o6 m* _/ i5.39.217.77既然如此,臺灣某些政客還要修復日本神社,意欲何為?林金源認為,臺灣被日本“皇民思想”鉗制50年,造成島內某些人身份認同混亂。臺灣新當局出於某些利己的目的,不斷撕裂、分化兩岸人民的正常連結。臺灣輿論分析,臺灣某些政治人物打著“保護多元文化”為名修復神社建築,實際上是想一改過去在島內中華文化獨尊的局面,本質上也是一種“去中國化”。1 d6 D- c1 F# m( u. h' K
公仔箱論壇 }1 Z. i v6 ?
臺灣某些政客的“媚日”行徑不是偶然事件。臺灣資深媒體人徐宗懋曾發表《日本人看臺灣人》一文,其中舉出“兩蔣”之後,臺灣政治情況變得複雜,不少人開始肯定日本的殖民統治。而這些人的代表非李登輝莫屬。2015年李登輝訪日期間發表演講,盛讚安倍,還聲稱“臺灣人感謝日本的統治”,並再次提及“釣魚島屬於日本”等媚日説法。此番言論當時引得罵聲不斷。 - y# [* i" ?3 l9 G. z0 a& K
( k8 M6 I# _/ K. ^' Ctvb now,tvbnow,bttvb
9 `0 M+ b4 I5 p+ |: F$ v' {; n5.39.217.77
* v* N5 i. s8 w& o4 _+ @5 \4 W6 f公仔箱論壇今年6月底,日本沖繩為“臺籍日本兵”立了一座“臺灣之塔”。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5 E% O% w* p9 s
5.39.217.77: Z7 L/ M; Y0 h' @& p* E0 X
tvb now,tvbnow,bttvb3 {+ [' O& \( i/ s
今年520後,臺灣政壇的“媚日”之風愈刮愈烈。5月份,民進黨元老謝長廷剛履新“臺北駐日代表”,他接受日媒採訪時,公開表示:“日本來臺灣統治的時候是1895年,是日本最強的時候,那時候臺灣的建設有可能是最好的,臺灣那時候覺得非常進步。”6月底,日本沖繩為“臺籍日本兵”立了一座“臺灣之塔”,蔡英文竟以臺灣當局領導人的身份為塔落款,林昶佐等“臺獨”政客還趕往現場“招魂”。林昶佐更宣稱,日據時代臺灣人的“母國”是日本。8月初,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嘉全在訪日期間,一席“臺日關係如夫妻,臺灣哭、日本哭,臺灣笑、日本笑”的談話,被批“噁心至極”。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X! E/ w+ Q* L( l
9 Q( h3 V5 u; R/ F. I; Z+ N
諷刺的是,臺灣某些政客一味“媚日”,卻只落得個“裏外不是人”的下場。
; H z( r& `6 {8 J+ b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 W/ j/ u2 B8 Z
他們極盡諂媚的言行,遭到臺灣各界的嚴正批駁。新黨主席郁慕明曾前往臺灣高檢署告發李登輝賣臺行徑。他痛批李登輝:“你今天享受了優遇條例、享受人民給你的俸給,退休以後卻出賣自己的靈魂。”而臺當局前領導人呂秀蓮曾多次針對《馬關條約》大放厥詞,每次都招致海內外華人的如潮批評。而針對兩位民進黨籍市長打算修復日本神社的行為,國民黨籍市議員蘇柏興表示,當年日本在臺建設神社,就是殖民統治的象徵,他痛批臺中市長林佳龍這麼崇日,讓林氏宗親很氣憤,他應該改名為“田中佳龍”。
' Q- D0 g3 h t- Y: }
; Y- K" k' q# V/ r8 j9 E$ f! M5.39.217.7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G7 Z3 j; V, V' P. q
5.39.217.774 Q$ Y1 l! X f: }2 `; l$ h( f
日本節目中,諷刺臺灣大量倣冒日本商品。公仔箱論壇. {- T) F. M6 u5 x* I
- Z+ n5 S8 H) `! w/ a/ s/ J公仔箱論壇5.39.217.77# E% W. Q: J1 U! ]; ]/ d
而對於日本來説,臺灣或許僅僅是一枚棋子的作用。臺灣某些政客雖然一直鼓吹“臺日友好”,但當關乎自己利益時,日本政客會毫不猶豫地拋棄臺灣。日前,日本民進黨新任黨主席蓮舫公開表示“臺灣不是國家”。民進黨是日本最大在野黨,她的這番話讓島內綠營人士顏面掃地。對此,國民黨籍林鬱方嘲諷,為了追求“臺獨”,民進黨人始終狂戀、單戀日本,此番“失戀的味道可真不好受吧?”- B# [! L% \; g9 W( U3 C. p
6 M- v) ^# J' d* c6 G' B公仔箱論壇臺灣前“駐日代表”林金莖曾表示,有些臺灣人,老是把“日本統治非常卓越,戰後的國民黨統治不行”挂在嘴上,他們也許想用這類發言討日本人歡心,但“在我看來,就算是日本人,其實內心也看不起這群人吧!”如今林金莖已過世十多年了,這段話令人不勝唏噓!公仔箱論壇2 g0 t/ I# W: b
' H8 V3 c4 D% F( r3 \) f
& ]3 n: ]! \/ F, w- |& f# ]
5.39.217.77* c$ t, R- q4 [- \ _- \) C" @8 N
台独“立委”林昶佐称:“当年台湾人的祖国是日本”6 r% L8 w+ N7 S( i, ]8 M% h; f
# \0 `! _& z7 D& g# u"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由于马英九和洪秀柱严厉批评了李登辉在Voice杂志上发表的一些奇葩言论,台时代力量“立委”林昶佐21日竟在脸书表示,当年台湾人的祖国是日本,却不像真正的日本,70年了中华民国还不能够将心比心,去理解台湾人的故事,“却要台湾人接受你们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
* m+ a2 K1 v. Y% ^5.39.217.77
- d$ Z v, _# z0 g' X! r5.39.217.77
$ j/ W5 O( A* K$ V5.39.217.77
3 [: p( {5 g. b5 y% Y- f- }5.39.217.77. y2 H/ t. `9 r" l( c2 T4 I
林昶佐说,李登辉在接受日本专访时表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台湾与日本是同一个国家,并非参加中华民国的对日抗战,引起马英九和洪秀柱开骂。 ) Q3 d! v! I4 j3 v
5.39.217.77/ t. m, y8 g( q7 ? Z# e: Z
对于李登辉的访问内容,林昶佐谈起自己的故事,他说,自己从小是阿嬷带大的,阿嬷跟他描述年轻时的生活,时常煮饭到一半防空警报响起,阿嬷的妈妈就带着一群孩子躲去防空洞里,是个惊心动魄的年代。
' q' H( F6 F# \) Jtvb now,tvbnow,bttvb
2 i! @: n2 u! z* j5.39.217.77林昶佐说,但是当时学校教的历史是七七芦沟桥事变而不是高砂义勇军,因此,每当阿嬷谈起那段战争,心中出现的却是四行仓库、是南京大屠杀,是那些可恶的日本鬼子,阿嬷年轻那段颠沛流离、逃难的岁月,和学校每天教育完全没有连结,总觉得迷蒙,甚至有一份疏离感。
- z3 ~7 c$ U0 F2 C4 Etvb now,tvbnow,bttvb# @+ `9 P! L' t9 {5 U
关于阿嬷那个时代的历史,林昶佐是到了高中之后,才自己去寻找资料,他说,“台湾的祖国是日本,却不像真正的日本,台湾人是日本人,却又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很多人为了证明台湾人不是二等民族,并不会输给日本,勇于从军证明 。林昶佐认为,当年台湾人从军,是身为殖民地子民的一种悲哀,在不同民族认同之间挣扎。
% `( e$ d" k) \) |6 e公仔箱論壇& N+ ~+ |" B5 r0 Y6 b1 o; X$ V
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林昶佐坦言,台湾是日本的领土,中华民国与台湾那时候属于不同国家,“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他沉重地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说出日本曾经是祖国,背后是多么复杂且纠结的台湾人故事。 公仔箱論壇: X# o* v3 V2 H
9 K _) z1 R. n) D. x @
针对马英九和洪秀柱对李登辉的批评,林昶佐不能认同,他无法想象当初轰炸台湾的中华民国来统治台湾,如今在台湾落地生根70年了,还不愿意将心比心去了解台湾人的故事,却要求台湾人去接受你们的抗日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