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过程是采用机动拍摄,还是像是在操作一台监视器?所记录的每个镜头画面是否呆板而生硬呢?
现在不少朋友都购买了数码摄像机,虽然器材的购置受客观条件左右,但若能充分发挥其性能,还是可以拍摄出精彩片段的。正所谓有限性能无限创意,虽然你买到的DV有可能是最廉价的,但你是否将其发挥到极致了呢?你能拍摄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吗?这些都需要在拍摄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视频制作的主要工作在于外景拍摄,若前期辅助工作得当,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机器性能的不足。那么在按动“REC”键之前到底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第一步:确认器材
对于外出拍摄来说,电源是最珍贵的资源,因此在出发前首先要确认电池中的电量是否足够维持整个拍摄,若有可能最好准备第二块电池和交流电源。当然,如果你的拍摄工作是在室内完成,那么准备好交流电源以备不时之需是必要的。对于有车的朋友,还可以考虑购置一个车载充电器,以便在没有供电的野外也能持续工作。
如果说电池是DV拍摄的必备配件,那么一个便携且好用的三脚架则可令你所拍摄的视频画面质量有本质的提升。在拍摄一些过程较长的活动时,谁也无法保证能够长时间稳定持握DV,尤其是对于很多只能单手握持的家用DV来说更是如此。有过后期编辑经验的人必然知道,稳定的画面可以令所拍摄影片整体效果大幅提升,因此除了偷拍、跟踪和抓拍外,使用三脚架在长时间拍摄中也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提示:电池和三脚架在拍摄前一两天准备好就可以了,除此之外,需要准备的东西还很多,例如DV带、存储卡、雨具、照明灯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出发前确认一下这些物品是否全部装入行囊,避免出现准备充分却丢三落四的现象。
第二步:选题、取材
当DV处于24小时待机状态后,接下来就要确定拍摄什么了。不少朋友觉得DV没有数码相机好玩,日常的写实记录似乎没有凝固的瞬间更为精彩。其实不然,所拍摄影片不吸引人在很多时候是因为摄影师的思路太过狭窄,只知道单一位置的简单记录,不晓得推、拉、摇、移等拍摄技法的综合运用而造成的。此外,日常拍摄场景仅仅局限于婚礼、聚会、出游等单一场景,也是影片不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提示:对身边的素材细心分析,不放过每一条线索,尽可能多出一些创意,你会发现有很多东西可以用DV记录。
第三步:理清思路
确定好主题后,接下来就要确定作品的主架构。记得小时候写作文先要确定、一条主线、一个中心思想,其实拍摄短片也是这样,你在制作之前就要明确想要表达的内容,不论是会议记录、婚礼、趣闻还是游记都是如此。
有了明确的思路,在拍摄时尽可能施展自己的拍摄技法,这样一来在后期编辑时你就不必再为素材不足而发愁了;有了清晰的思路,后期制作时就可以轻松地将各种凌乱的场景有机地组织到一起了。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将短片所叙述的事情讲“清楚”,就像是在给朋友诉说整件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一样。
特别提示: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思考和拍摄,就不难拍摄出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作品。当你已经脱离“菜鸟”的行列后,就可以像大师一样灵活地构图、运用色彩,并进行跳跃式思维了。
第四步:构图
喜欢摄影的朋友都很讲究画面构图,将拍摄主体放在画面的哪个位置有很多讲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一本摄影教材来系统学习。相比之下DV由于拍摄的是动态画面,位置锁定没有用相机摄影那么精确,但是复杂程度绝不在用相机摄影之下。
在外出拍摄过程中,除了要让主角能够鲜明地出现在每一帧画面中,还要考虑场景切换、分镜头、角度调整和灯光运用,这样才能确保所拍摄的短片拥有较高的画面质量。
特别提示:DV拍摄与数码相机拍摄在构图上并不完全相同,因为DV短片在后期制作时还要加入字幕并搭配音效,而这些问题都要在构图时考虑清楚,提前留出余地。
第五步:“踩点”
“踩点”的含义就是提前熟悉场地,以求做到进退自如。我们在拍摄之前也应该有这样的“踩点”过程,事先对拍摄场景有一个详尽的了解,比如灯光放在什么位置、哪里视野开阔、哪个地方适合拍摄全局、哪个地方适合拍摄细节等。
如果没有条件提前适应场地,也一定要在开始拍摄之前仔细观察周边环境,做到心中有数,才不至于到关键时刻还提着机器乱转,找不到合适的地点架设DV。
特别提示:只有寻找到最佳位置才能拍摄出最佳的画面,因此提前“踩点”的工作很重要,但寻找位置时一定要注意架设DV的位置不能影响整个活动的正常进行。
别小看上述这些准备工作,因为合理的准备工作可以给你的短片作品带来质的提升。想要拍出皆大欢喜的短片,除了要有好的器材之外,取景器后面的“人”才是关键。如果你没有处理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没有在拍摄前进行总体构思,那么就会对所拍摄短片的质量造成影响。希望用户在看完本文后,能对外出拍摄有所帮助。
.
[ 本帖最後由 carolfeeling 於 2007-12-29 11:37 PM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