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遊覽棲蘭國家森林遊樂園,回程順道探訪附近的排骨溪野溪溫泉,這是一處較少人知的私房景點,不像鄰近的梵梵溫泉那麼知名。 從棲蘭往宜蘭方向走,過百韜橋後,左轉北橫公路(台7線),前行約三百多公尺,左前方的路旁有一間萬聖公廟,廟前有一條岔路通往排骨溪。 轉入這條產業道路,下坡路約一百公尺,即抵達溪岸,遠遠望見道路盡頭處有一座長吊橋跨越排骨溪。路邊空地停車,然後步行走往吊橋。這座吊橋名為「林森橋」。橋下的溪谷有小車道可以越溪,不過路面已被溪流淹沒,車道成了河床,只適合高底盤汽車通行。 走在吊橋上,俯眺排骨溪,野溪溫泉就在溪流上游青叢隱幽處。排骨溪的溪床平坦,若有溯溪裝備,也很適合以溯溪方式前往野溪溫泉。排骨溪,又名「林森溪」,早期被稱為「白骨溪」,據說日治時代日本人為鎮壓宜蘭、桃園一帶的泰雅族,曾在此激戰,雙方都死傷慘重,溪流堆滿屍骨,因此泰雅族人稱這條溪為「白骨溪」,或稱「百骨溪」。由於名稱不太吉祥,所以後來被改稱「排骨溪」,又被命名為「林森溪」。 公仔箱論壇. l; j& O1 U4 T* k! U
! Z% y, `# I/ s7 P 「白骨溪」的傳說是否屬實?我蒐尋資料,確實有找到相關的資料。 明治43年(1910),台灣總督府發動第二次「五年理蕃計畫」,主要就是針對台灣北部的泰雅族。 當年5月9日,日軍組織的隘勇線前進隊伍,沿著排骨溪前進梵梵山,設置前進基地,然後通過巴博庫魯山,將隘勇線推至巴陵山。 排骨溪曾經是古戰場,應當無疑。排骨溪產業道路入口立有一座萬聖公廟,不知是否與此有關?站在橋上,眺覽風景,如今風清雲淡,但見青山流水,已不見歷史滄桑(註1)。 過了吊橋,小土石路,樹木夾道,通往附近的兩三戶人家。民宅家犬,警覺性高,遠遠即吠叫,不過並沒有衝過來,只是遠端向我「問候」幾聲而已。周遭又趨於寂靜。 野溪溫泉就在民宅不遠的溪岸,我不確定位置,於是順著土石路走至終點,來到溪岸邊。這裡設有一座護溪瞭望亭,有小徑下至溪谷。抵達溪谷,溪岸岩壁釘有繩索,通往下游方向,野溪溫泉應就在下游處。不過溪水流急,溪岸無踏腳處,得脫鞋涉水,有些危險。於是撤退,原路折返。 公仔箱論壇0 U. [+ Q. M# I" R! U, _
& g3 J0 `0 `. n; ^$ d( d7 Z$ u: T, d公仔箱論壇 回到民宅附近,其中一戶民宅為「一逸精舍」。精舍附近有一條明顯的小徑,通往溪谷的方向。於是轉入這條小徑探查。 小徑路徑清晰,前行不到百公尺,即抵達溪岸。此處為峽谷地形,頗為隱密幽靜。溪右上游不遠處,有一座溫泉槽設施,這裡就是排骨溪野溪溫泉了。 溫泉槽旁的溪邊有兩三處水池,水的底部沙土有水泡湧現。以手觸摸,果然是溫水。溫度不熱,約如洗澡時的水溫,正適合泡湯。可惜池水面積小,深度僅及膝蓋,只能泡泡腳而已。若要擴大水池,又得搬石砌池,大費周章,未必舒適。於是只以手拂溫水,感受野溪溫泉的滋味而已。 據說附近有兩處野溪溫泉,另一池應在更上游處。最近宜蘭多雨,山溪豐沛,水流湍急,就不想冒險一探了。若是溪水較少時,從林森吊橋直接溯溪,大概走300公尺即可抵達這處野溪溫泉。 排骨溪野溪溫泉池及溪岸腹地並不大,不適合大群廣眾來此遊覽,而獨行尋幽或三五好友來此一遊,泡野溪溫泉,浸沁涼溪水,仰觀青山浮雲,俯聽流水泉聲,應可以清靜心靈,消除塵垢,度過閒適的一日。
( r* g* l3 i+ k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 W& ` H. ~. C( e3 \+ z- _1 \( r
排骨溪林森橋* o9 {! R0 r W9 G# R- C9 q9 z
8 k6 V6 V! N: F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G+ t$ m0 q9 ]' e% o7 p% l
排骨溪$ B$ n' z: o4 S0 F# H
$ ?" \+ Z" m7 S5 |6 c8 I; n
$ p2 ~* _3 y- I* m3 f/ W6 N+ r5 E + T; t+ c' r% N( L- u! G
[" l a* _,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