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察的是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我们对自己、对世界并不真正的了解,人的基本问题是盲目。许多伤害他人和伤害自己的事发生了,或者现在正在发生,往往是因为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我们自然有表面的解释,但往往并不是那样。因此,直面之道的第一步,是促成人的觉知,对自我、对他人、对生活有所觉察,发现自己不大意识到的阻碍和力量。无效的生活背后有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正在发生作用的成长阻碍,一是没有投入使用的成长力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m# F8 ?( t1 r3 R; _
; i2 q+ T& P, Y7 i7 @1 \( x* x
实践直面之道,不会让人太享受,有时反而让人相当难受,但却是合理的难受。这难受包括人必须面对自己的有限性和世界的不确定性。人生的真实部分往往不大好看,却是我们成长的领域;虚幻的东西很美丽,使人得安慰,却让人逃避成长。心理症状反映这样一个实质:人会逃避合理受苦,寻求舒适和安慰。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一步一步逃离了真实,进入各样的虚幻。有时候,人逃避到自己的内心体验里,在那里造出一个虚幻而高大的自我,进行自我迷恋的臆想,不去面对真实的生活,也放弃了成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5 U. | u. z. t
: P) P1 p: C' n& g6 z- @! x) D5.39.217.77沿着直面之道,我们看到两个领域:一是真实的生活领域,一是非理性的虚幻的病理状态。直面之道的每一步,都是促成当事人走出“病”的领域,走出虚幻的自我体验,都是在向真实的领域拓进。在真实的领域里,我们看到并且接受这种情况:问题与希望共存,局限与可能性同在。虽然有恐惧,依然可以面对。
+ h% i; N9 j% |' ]6 A; |: e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 [4 {1 r$ X! t) I
直面方法的辅导不给当事人贴标签,反而认为贴标签是一种把问题固定化的方式,把生命也看成僵死不变的,这样做会强化当事人的宿命感(例如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有病的人,自己的问题无法改变)和依赖感。我们聆听、同理、分析、澄清,甚至面质,但不贴标签。我们尊重来访者,不看人的美貌、学问、才能、财富、地位、权势,而把人看作是有思想感情、有内心体验、追求美善生活,和世界上唯一值得尊重的活生生的“亲在”去对待。我们相信人不被过去、生活变故、童年经历、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所决定,他有学习和选择的能力,能够接纳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