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血糕,簡稱為米血,是指以糯米和動物血(豬、鴨、雞、鵝)所做成的一種傳統米食糕點,發源自中國南方農村。依製成原料的不同,大多為鴨血糕與豬血糕二種,再加上糯米的種類搭配,在口感上會有些差異。台灣南部多是以鴨血糕為主,而豬血糕則是台灣北部的傳統小吃。4 n5 K( W4 H" @6 | m, \* ?4 [& r
tvb now,tvbnow,bttvb* c0 y5 W& D c0 C- j" h5 N+ t
tvb now,tvbnow,bttvb. H& M$ Q1 u2 u. X' u, |( K* D
米血糕是發源自中國南方的一種米食糕點,隨著福建移民傳入台灣。華人多以米食為主,常利用蒸、煮方式,改變米食型態。,鴨肉滋陰補虛,昔日農家在殺鴨之後,基於節儉美德,不忍心倒掉鴨血,故以食器盛米和鴨血,蒸熟後沾醬食用。後來流傳至民間,漸成為平民小吃,又名「鴨血糕」。然而鴨肉價高,養育費時,鴨血供不應求,而雞血卻又不易凝固,於是漸以豬血取代鴨血,成為「豬血糕」。因此,米血糕是鴨血糕與豬血糕的別稱。鴨血糕由通常用新鮮的鴨血加入糯米、鹽及其它材料,然後蒸熟成為凝固的塊狀。常作為火鍋或滷味的食材。
9 V- h9 Y6 K3 r3 u4 t3 ptvb now,tvbnow,bttvb# d* `. D; {5 V( K: B$ [% m& |4 f
; k/ L; B% w- p6 `8 i3 I( N' \+ @
米血糕具有兩種意義,一種是作為食品原料的米血糕;另一種則是用前述食材作成的小吃,名稱依照種類的不同可以是「豬血糕」、「花生米血」或「花生豬血糕」,為台灣流行的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