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電/由香港特區政府連續第二年推出的“香港大學生內地實習計劃——四川臥龍站”已圓滿結束,來自粵港兩地的學生們26日離開四川。
- X- }4 ]' H f
2 Z+ E& |' e& u. [( e 據新華社報道,此次活動招募的來自粵港兩地12所大學的32名青年於7月下旬抵川,在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為期三周的工作實踐,分別在戶外研究員、博物館講解員、大熊貓苑教育大使等崗位實習,深入“熊貓王國”了解大熊貓棲息地野外保護科研、藏羌民俗文化等相關內容。 5.39.217.77' J! s& b# S _8 I- N
tvb now,tvbnow,bttvb( V9 I1 S( \( i1 B3 |# _3 k& f* U3 F' n
其中,戶外研究實習生在野牛溝發現獨葉草新的分佈點;安放紅外相機兩周內記錄到紅腹錦雞、黃鼬、毛冠鹿、水鹿等八種野生動物;在戶外觀察拍攝到超過130餘種野生動物和昆蟲,並記錄拍攝接近100種植物,製作動物及植物簡易鑒別手冊兩本。生態宣傳實習生發布關於野生大熊貓新聞一條,組織策劃拍攝紀錄片兩部。
* `/ u& v2 p1 g: M- Q$ v. i5.39.217.77/ }1 h( ~3 s2 y9 @9 k6 w
在四川臥龍的暑期實習,讓粵港兩地的學生們親身感受到了國家生態保護工作和大熊貓保育工作的點點滴滴。“野生大熊貓的種群數量需要野生動物保護隊員徒步在深山裡採集,雪豹調查隊還要徒步爬上海拔約五千米的高峰去拿到相關數據。他們每天的工作很辛苦,但卻非常有意義。”華南理工大學新聞傳播學專業的李卉說。
: y/ n- n+ }" C3 E公仔箱論壇
0 ?- ~4 x% C- Z: B6 [tvb now,tvbnow,bttvb 粵港兩地青年通過對四川臥龍的了解和認識,積累了生態保護、生態旅遊、生態教育等方面的實際工作經驗,進一步提升了他們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大熊貓保護事業的認知,深化了川粵港青年的交流。 4 V5 Q4 ^* x; p. V# O( m/ g: i
2 n/ Y3 z D# U3 V 粵港青年臥龍自然保護區實習計劃於2017年啟動,由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主辦,香港海洋公園和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合辦,招募香港、廣東兩地大學生,每年夏天赴臥龍自然保護區進行大熊貓自然保育和生態旅遊等方面的工作實踐。tvb now,tvbnow,bttvb; X: K( ]/ B1 p0 [7 f7 |
# @. j+ F) L& ptvb now,tvbnow,bttv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