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在臺灣的流行率高達85%,眼科醫師紛紛提出警告,高度近視引發的後遺症及眼疾問題逐年增加並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近視已是國民病,若輕忽眼疾問題,失明人口將會越來越多。
) q1 i/ ~5 [. @+ X
2 r9 j6 c: h! J: {- N5.39.217.77高度近視不只是矯正度數、改善視力就能解決問題,身兼臺灣防盲基金會董事長的眼科醫師蔡瑞芳表示,近視會增加罹患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變性及視網膜剝離的風險,近幾年以視網膜剝離最為常見。
& M& R, S+ v1 Y' |" l
' Z3 D3 K$ [* ^1 U7 J高雄長庚醫院眼科系主任吳佩昌醫師也提到,臺灣視網膜病變年輕化顯著高於他國,20~29歲即出現患病高峰,且該區間高度近視比率達18.7。
S) D/ Z) d2 e8 [
3 G- f" W7 D, b' {' N+ z: ]5.39.217.77吳佩昌醫師進一步指出,視網膜剝離透過手術治療,95%可避免失明,若已侵犯黃斑部,即使手術治療,視力能恢復到0.4以上的只佔40%,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低視能是0.3,也就是說,嚴重的視網膜剝離患者恢復健康視力的機率不樂觀。5.39.217.77( G- a$ ?+ F7 i3 ]
tvb now,tvbnow,bttvb& a; M9 l) N* E/ c- C1 a, L. ^
此外,高度近視也是導致白內障年輕化的主要原因,而高度近視患者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較容易引發併發症,術後視網膜剝離機率比正常人高出66%。tvb now,tvbnow,bttvb0 z0 A. q! G' S
5.39.217.77# Q) c" i3 t d+ Q. t
蔡瑞芳醫師表示,造成眼睛永久性失明有3大主因,糖尿病眼睛病變、青光眼及老人黃斑部病變;據英國的調查顯示,低度近視患者發生青光眼的機會是正常眼的1.3倍,高度近視則增加至3.1倍,比一般人高出7-8倍。# {# s: N4 {. H
tvb now,tvbnow,bttvb. Z. f' z/ q, o d
蔡瑞芳醫師也提到,並非所有藍光都不好,戶外藍光可使眼球分泌多巴胺,減少近視;但睡前接觸太多3C產品發出的藍光,會減少褪黑激素分泌,影響睡眠品質;建議大家多到戶外曬太陽預防近視,同時用眼20分鐘,起來遠眺20英呎(約6公尺)處20秒,就不怕眼睛過勞而傷眼。tvb now,tvbnow,bttvb' s2 j8 I8 o( \8 _8 r
公仔箱論壇5 S% X! u* s! p8 K
高度近視引發的眼疾已是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世界衛生組織也將高度近視的標準下修為500度以上,蔡瑞芳醫師提到:近視雖然與遺傳相關,但是生活型態改變、眼睛過勞及缺乏戶外活動等等更是近年造成近視的主因。醫師建議:降低眼疾風險,可從控制近視的發生及防止近視度數惡化著手,而高度近視患者應定期做眼睛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逆轉惡視力,避免失明找上身。
, I, ~7 f; k y0 M% _; N" g6 m
, W" c3 X# Q7 M: L0 b1 u5 `$ z+ C' z5.39.217.77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