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now,tvbnow,bttvb& H& E9 ]9 g/ G- N
屋頂的琉璃瓦片是景賢里特色之一。 公仔箱論壇" {3 G0 t. X, q0 `" ^
( H5 l6 I$ G3 @% g% l+ J景賢里內部金碧輝煌,餐桌雕素支柱十分吸引。
f/ _. M6 G) A" Z1 ` s# L0 c5 V/ b9 J 許多香港人的記憶裏,都有這麼一座紅磚綠瓦的大宅,它屹立在香港島半山區,見證了74年歲月,曾經一度被損毀,近日又重新煥發了生機。這,就是景賢里。
, P: _. ^7 z6 k9 D 中新社報導,景賢里原名“禧廬”, 由香港富商岑日初建於1937年。1977年,富商邱子文以2400萬港元買入,並改名為“景賢里”。屋主的顯赫身份,歲月的變遷,加上好萊塢電影《生死戀》、電視劇《京華春夢》等均在此取景,不免讓這裡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 [) I8 q! z7 U9 t" k/ r; r4 t: v# utvb now,tvbnow,bttvb 然而,2007年,邱子文的兒子邱木城把景賢里賣出,同年9月,新業主對景賢里進行了改造。根據資料圖片,當時屋頂的綠瓦、屋內天花板上花紋別致的灰塑、獨具一格的地磚、門窗等均遭到了破壞。發現這個情況之後,香港特區政府立刻採取了行動,與業主換地取得景賢里產權,並將其列為法定古跡。隨後花了2年多的時間進行細緻的修復工作,並於今年4月的週末及復活節假期向公眾開放參觀。
9 ~9 r# @1 b0 t9 i5.39.217.77 按照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保育專員辦事處的形容,“修復景賢里的過程,猶如偵探小說的情節”。雖然當時大宅的裝飾構件遭到損毀,但是仍有不少線索存在,工作人員曾在雜物房裏找到燈柱,在狗房裏找到花盤水泥模。這些未被扔掉的構件,加上舊照片,修復工作才得以進行。
& a$ U* c# j- u1 q3 ztvb now,tvbnow,bttvb 制訂修復方案的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表示,修復以“遠看一致,近看有別”為原則,儘量保留原有的材料,例如正門口的馬賽克地磚,就有殘存舊磚須保留,增加了修復難度。而有一些建築材料在香港已難尋覓,需在內地訂製。他認為,修復工程不但為香港保留了歷史古跡,更尋回了一些已經失傳的傳統建築工藝。
h2 X" f" y1 \ 走進獲得重生的景賢里,徬彿推開了歷史的大門。樓高三層的景賢里,分主樓、副樓、廊樓與車庫,建築風格以“中式為主,中西合璧”見稱,光是飯廳就分為中餐廳和西餐廳,中餐廳擺放中式傢具,西餐廳擺放西洋宮廷式傢具,極具特色。! K3 \: J- X; m( I9 }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本次開放參觀,曾經的業主邱木城借出了一批舊傢具,發展局的工作人員亦花了不少心思,在飯廳裏擺上了食具和酒瓶,睡房裏床上用品一應俱全,甚至梳妝檯還擺放著化粧品,徬彿時光倒流。5.39.217.772 a* n' r4 |% j8 r* q# B
戶外的車庫被用作放映室,播出景賢里紀錄片,副樓則是當年工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景賢里,就連狗房都免不掉歲月的痕跡,水泥牆上赫然用英文寫著,“紀念我的愛犬萊西,1947年12月”。
6 q: G+ n# G& e% j/ s 對於景賢里將來的命運,發展局表示將交給非牟利機構管理,目前方案尚未確定,詳情于6月公佈。4月2日是首個開放日,有前來參觀的民眾說,希望將來景賢里可以長期開放讓公眾參觀,不要像其他部分古跡那樣變成酒店或餐館。tvb now,tvbnow,bttvb1 @" t& q, M: T5 Q6 g
4月初香港春光明媚,景賢里主樓背後的花園裏香氣襲人。正如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說,景賢里是香港文化保育的里程碑,不但對文物建築活化再用,亦尊重了私有產權。重生之後的景賢里,迎來了74年歲月後的又一個春天。(作者 吳冠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