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馬橋遺址; S0 {: Y7 @6 H( ^/ h3 L; L
tvb now,tvbnow,bttvb1 V4 r, |4 f% q$ S9 {( }. l
位於閔行區馬橋鎮東俞塘村,1959年底發現,1960年開始發掘。面積1萬餘平方米,已發掘了一部分。遺址包括三層不同時代的文化遺存。上層為晚期幾何印紋陶文化,出土的有印紋硬陶壇、罐、碗、壺和原始瓷器,屬春秋戰國年代。中層為早期印紋陶遺存,屬商代。下層疊壓著典型的良渚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四五千年。文化遺存下面還有一條貝殼沙帶,說明遺址所在地是古代海岸,古書上稱為“岡身”。馬橋古文化遺址處在崗身地帶上,崗身即古海岸遺跡,為研究上海地區的成陸年代和文化歷史提供了確鑿的證據,遺址的發現,將上海一帶的歷史推前了2000多年,同時這個遺址的發現再次的說明上海地區從新石器時代至唐宋時期古代人類生存環境的變化及生產活動的狀況,對研究上海的古代歷史有很高的價值。8 P. Z, Z: ^$ A0 v& L3 O4 Y* `
tvb now,tvbnow,bttvb7 m" l" C% b.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