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九龍城裁判法院

鬼犯拘留候審5.39.217.773 z  z! j+ F3 X  |2 a& G: f9 x6 \1 D

6 n( g# r8 ^. U) o九龍城裁判法院大樓矗立於九龍亞皆老街及露明道交界,樓高十三層,於二○○一年十月正式啟用後,便取代了接近三十年歷史的新蒲崗裁判法院。五樓以上的外牆採用玻璃幕牆設計,令室內的公眾大堂有廣闊的景觀之餘,亦象徵裁判法院是公開和透明度高的地方。這個設計能令陽光照進室內,使法院十分光亮,可惜這座大樓卻在風水學上犯了兩個大錯,讓這座法院大樓在白天也異常「猛鬼」。tvb now,tvbnow,bttvb' U; O; e1 [' j# y1 u
. Q6 ~/ r, h* h' z+ {+ ~8 d
這座法院的三樓正對對面馬路的大十字架,近乎無遮無擋,在巒頭風水學上犯了「衙前廟後」的招陰大忌。其次,九龍城法院的設計也有點古怪,其拘留室位於地面層,而出入口正門卻在一樓,雖然每天也有很多人經亞皆老街和露明道的樓梯進出法院,人氣極旺,但地面層卻人丁單薄。再加上拘留室的密封設計,在人群聚集的一樓下面,便形成了聚陰之局。
0 G$ [3 T  H- w. y: d* S1 }; F" {0 wtvb now,tvbnow,bttvb1 c& Y- V1 c, y" P/ Z
: o/ v1 D9 W- W$ `2 I
入夥化寶見鬼腳
( v- e7 c, g, W$ {% ^tvb now,tvbnow,bttvb
: Y9 [( K1 s1 p( C% ?$ `" p因為地面拘留室和三樓是問題癥結所在,這兩處發生的怪事也特別多……在法院未正式啟用之前,三樓的總務同事便已率先搬入,並在「入夥」前用冥鏹拜四角,之後再於一樓化寶。那天由老德(假名)負責這項工作,在一樓入口化寶的他,在即將化完時,從後聽到一陣腳步聲。他以為是有同事良心發現過來幫手,但回頭一看卻是空無一人,以為聽錯了的他也沒想太多,就回頭繼續化寶。可是沒過多久,他又聽到腳步聲,於是他再次回頭,但仍是什麼也沒看到。此時,他已心知不妙,回過頭來卻驚見化寶盤邊圍住多雙隻見膝蓋以下的腳。嚇得不敢出聲的老德,隻好盡快化完寶離開。回到三樓後,老德把此事告知同事,可是卻被認為發神經,及被人揶揄時運低,而其他人也沒把此事放在心上。
2 c, @; l) l9 q)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8 C5 G2 p) @5 n% l% Z' L( A2 D公仔箱論壇
+ i: A3 _* E$ V) n8 t1 w2 f三樓現紅衣女鬼; t) o0 ~4 Y+ }6 J* h2 ^2 N

9 Y1 A6 H) r/ O+ S!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直到正式啟用後,另一位總務組同事米高(假名)也遇到奇怪經歷。那天,他人有三急,到走廊的洗手間小解,卻看到前方有個穿門聊天,豈料當那女子出來時,那名女工卻發現站在自己身旁的「她」,竟在鏡中照不到人影,於是女工當晚便嚇至立刻辭職。
( M+ W  Z% j) C  f;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 \% b& e5 h% ]+ x; h! \5 W0 f公仔箱論壇
/ v+ i/ q& N& ?, [+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拘留室鬼疑犯
/ z  j$ y4 ~( M1 ^' h: F$ F0 {  p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R3 x( \5 v. t8 q( `- w% I& k' Q
以上提到的見鬼事件,都是在單對單的情況下發生,但最恐怖的一次,卻是在眾目睽睽下於拘留室發生。事情發生在早上,拘留室的員工如常地從警察前一晚的行動中接收犯人,名單上列明隻有十六人,可是當值的探員卻數出十七人。最後,探員隻好根據名單逐個點名,在點算好那十六名犯人後,拘留室內的所有目光,都落到剩下的那名不在名單上的第十七人身上。
4 ?% t- y. E' @0 f. {/ l
3 _( A  f, Z$ {; u當值班的沙展行近那名犯人時,本來低頭的犯人慢慢起頭來,他面色蒼白、身材瘦削、雙目凹陷,更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正當沙展把注意力都放在這名犯人面上時,身後卻響起一連串驚叫,沙展回頭一望,發現連警員也跟其餘犯人縮在一角朝自己那邊大叫,他循警員手指方向望去,看到那名犯人正一邊發出猙獰的笑容,一邊由下而上的慢慢消失。公仔箱論壇% d- m1 q0 |% O$ d2 B, u

" ?0 m; X7 W* M8 Z! Y) r2 B其實九龍城裁判法院大樓鬧鬼,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隻是在上層的壓力下,傳聞才不緻四傳;筆者之所以知道,也是多得一位經常在該處出入的律師朋友「爆料」,才能得知這些猛料傳聞。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