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但同時也是人體最不穩定的關節,缺乏足夠保護,容易發生脫臼(甩骱)。港人主要因運動創傷導致肩關節脫臼,首次脫臼時年紀愈輕,日後復發的風險愈大,更可能「愈甩愈頻密」,形成復發性脫臼問題,臨床上曾有個案反覆脫臼百次之多。隨着治療技術進步,現時已有針對性的「微創植骨復位手術」,以低創傷性形式,預防肩關節脫臼復發。
9 k' n# {' {! s) |$ `5.39.217.773 Z9 A# E8 {% ~6 ?6 n
肩關節又稱「球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球是上臂(肱骨)骨頭的圓形頂部,與其肩胛骨的杯形外部分作關節;當肱骨上方移出其正常肩關節位置,即肩關節脫臼。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R% Y6 j6 ?. ~+ d4 J- p! E5 C6 B9 {
7 f* p2 ~9 v* i0 P# h& k. e$ h若患者在3個月內,骨頭移位反覆發生,且間隔不到兩周就脫臼一次,可定義為「復發性脫臼」,臨床上以運動創傷(例如打籃球、滑雪等)導致較常見。
) |- z- p2 D( S5 N2 P7 k#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 M+ w, [7 ]% S1 Z公仔箱論壇研究指出,如肩關節脫臼發生在20歲以下的年輕人,復發脫位的機率可達95%。曾有男士在十多歲至30歲間,脫臼逾100次,原因是每次「甩骹」後只嘗試自行托回沒有求醫,仍然照常打籃球,結果容易再次脫臼,次數亦愈為頻密。
* r. m4 W1 h" P( T! F+ U* y7 o5 I
9 c: A0 R }- d4 G5 T# I' J除了現有的肩關節鏡韌帶固定/軟組織修補術等方式,早前本港引入針對復發性脫臼的嶄新「微創植骨復位手術」,醫生在患者肩膊位置,開出7個約1厘米的傷口,同時在「喙突骨」鑽兩個洞以便操作,再切除喙突骨。醫生撥開覆蓋肩關節的肌肉,將已切除的「喙突骨」,移到肩盂損毀的部分,並以兩口螺絲固定。由於喙突骨及其連結的肌腱,能為關節窩提供承托力,因此避免「球」再脫出「窩」,換言之,避免了再次出現肩關節脫臼的情況。
3 P1 U+ ?% R: }0 K! Q6 n3 ?5.39.217.770 Z( v9 R% C' X( o) x
微創植骨復位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康復時間由6個月大幅縮短至6星期,手術出血量及痛楚程度較傳統手術大幅改善,但因步驟較複雜,暫不會完全取代舊手術的臨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