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广东斗殴事件13人被捕,显然是对乌鲁木齐大暴乱作“紧急回应”
, 描述: 联合早报
新华社报道,广东公安部门也对另外两名在网络上制造和传播谣言、涉嫌诬告陷害罪的人员予以刑拘。这起斗殴事件由网络上一则“6个新疆的男人强奸了2个无辜(汉族)少女”的虚假帖子所引起。 杨永欣 报道 广州特派员 被指引发乌鲁木齐大暴乱的韶关“6·26”集体斗殴事件调查工作昨天有了最新进展。据新华社报道,截至昨天,已有13名参与斗殴事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其中新疆籍人员三名,其他地区人员10名。 新华社也报道,广东公安部门也对另外两名在网络上制造和传播谣言、涉嫌诬告陷害罪的人员予以刑拘。这起斗殴事件由网络上一则“6个新疆的男人强奸了2个无辜(汉族)少女”的虚假帖子所引起。 广东和韶关当局昨天透过新华社公布最新调查结果,显然是对乌鲁木齐大暴乱的“紧急回应”,也给维吾尔族社群一个交待。 6月26日当天,韶关港资的旭日玩具厂的部分新疆籍工人与该厂其他工人发生冲突,数百人参与斗殴,两名新疆工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另外120人受伤,其中81人是新疆人。 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昨天也刊登了“紧急回应”的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委副书记阿不都克尤木·买买提接受该报访问时说,他对韶关市委、市政府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和感谢。该报也报道了新疆籍工人在韶关所得到的妥善安置,并指出在事件中受影响的这部分员工已由企业方面安排在新开的分厂工作,将于今日正式复工。 另外,香港《南华早报》昨天也爆出内幕,指韶关当局隐瞒在斗殴事件中死亡的汉族工人数字。一名在旭日玩具厂工作的工人告诉该报,她相当肯定有汉族工人在斗殴事件中死亡,但不能确定死亡人数。 舆论认为这或许又是一个偏袒少数民族的举动,若照实公开汉族工人的死亡数字,韶关汉族人对旭日玩具厂近800名新疆维吾尔族工人的仇恨和排斥只会加深,刚到韶关工作约两个月的他们,今后将呆不下去。 韶关“6·26”事件爆发后,广东省和韶关市领导在处理事件时明显较偏袒少数民族,媒体在事件后报道,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韶关市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亲赴医院看望了部分维吾尔族受伤工人,并表示广东会对他们的治疗负责到底,同时也会依法公正处理这次事件;汪洋也要求设法尽快安排他们复工,或安排他们在其他厂上岗,同时要求加强与新疆相关地区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新疆籍工人的安置工作。而对于汉族工人的情况,却极少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 尽管广东采取的“灭火”措施相当全面,但仍阻止不了韶关“6·26”事件被指为引发乌鲁木齐大暴乱的导因。对此,一般舆论认为,责任其实不在广东,新疆维吾尔族人和汉族人的矛盾已持续多年,加上东突势力的幕后操作,有没有韶关“6·26”事件,大暴乱迟早也会发生。 中山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袁伟时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他不认为乌鲁木齐大暴乱纯粹是韶关“6·26”事件所引发,因为“政治利益、感情因素、历史矛盾得汇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人的鼓动”,事态才会演变得如此严重。 另一方面,事态愈演愈烈,中央政府鼓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广东多聘用少数民族工人的战略部署的实际效益再度被舆论热议。据新华社此前的报道,在2007年里,共有140万名新疆籍工人离开新疆到较富裕的东部沿海城市工作,比五年之前多出很多。 这样的政策理论上对各方都有利,维吾尔族工人有工作;厂家有低廉的劳动力;新疆政府解决就业问题。 不过,这个好政策在实际执行上却遇到了困难。设在美国纽约的中国劳工观察组织负责人李强在接受法新社访问时说,工厂的落后条件,以及维吾尔族工人的无法融入加深了他们与韶关汉族人的矛盾。 李强说:“因为工厂把维吾尔族工人视为短期劳动力,工厂大多不愿在他们的技能和语言训练方面投入太多资源,而这些训练恰恰是帮助他们融入新环境所需的。” 一名社会观察家告诉本报,粤北的韶关人本来就不富裕,引入西部地区的维吾尔族工人,容易激起韶关人的不满,让他们觉得“饭碗受到威胁”。 中山大学教授兼政务学院常务副院长肖斌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明显的事实,相对起来,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以长远的布局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接收一些少数民族工人来工作,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毕竟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当然,少数民族例如维吾尔族人到了汉族地区,他们在生活上,以及各个方面,都可能出现问题,地方政府和相关的组织部门应该多关心,从而让政策落实得更到位些。同时,不能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就对政策本身质疑,若需要检讨的话,就应检讨具体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而造成不幸事件),并在下一步对执行层面进行改进。” 汪洋日前也说,不能因这一偶然事件的发生而影响东西部经济合作、影响民族团结、影响东部地区企业特别是香港企业主动到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招聘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