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鄭和下西洋耗費鉅大,加上永樂帝多次用兵沙漠,兼併安南,使當時的財政非常緊絀,當時的大臣群起反對,特別是主管財政的戶部尚書夏原吉,不惜冒被永樂帝治罪的風險,犯顏直諫,被永樂帝投入獄中。永樂帝駕崩,太子繼位,是為仁宗。據《明史》卷一百四十九《夏原吉傳》記述:「永樂十九年冬,帝將大舉征沙漠。命原吉與禮部尚書呂震、兵部尚書方賓、工部尚書吳中等議,皆言兵不當出。未奏,會帝召賓,賓力言軍興費乏,帝不懌(不高興)。召原吉問邊儲多寡,對曰:“比年師出無功,軍馬儲蓄十喪八九,災眚疊作,內外俱疲。況聖躬少安,尚須調護,乞遣將往征,勿勞車駕。”帝怒,……召原吉繫之內官監……。帝不豫,顧左右曰:「夏原吉愛我。」崩。聞至之三日,太子走繫所,呼原吉,哭而告之。原吉伏地哭,不能起。太子令出獄,與議喪禮,復問赦詔所宜。對以振饑、省賦役、罷西洋取寶船及雲南、交阯采辦諸道金銀課。悉從之。」仁宗之子宣宗最後一次派鄭和下西洋之後,鄭和年老逝世,出洋遠航永不恢復。

近代著名學者梁啓超評論鄭和下西洋時,感歎鄭和壯舉無以為繼,中國自困於內陸,而隨後遠征大海的歐洲航海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約生於1451年,卒於1506年)、達伽馬(Vasco da Gama,1460年-1524)開啟了西方世界的大航海時代,梁啟超說:「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並肩者,何其寡也。鄭君之初航海,當哥倫布發現亞美利加以前六十餘年,當維哥達嘉馬(今譯為瓦斯科.達.伽馬)發現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餘年。顧何以哥氏、維氏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我國民雖稍食其賜,亦幾希焉。則哥倫布以後,有無量數之哥倫布,維哥達嘉馬以後,有無量數維哥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以後,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是豈鄭君之罪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