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宋太祖、宋太宗 (七)︰金匱之盟

宋朝建立後第二年,即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宋太祖、太宗的母親杜太后病重,太祖親自侍奉湯藥,杜太后的病情並未好轉。據說,某日,杜太后自感不久人世,召趙普入宮,請他代寫遺言。杜太后在太祖和趙普面前表示,大祖之所以得天下,是因為後周的皇帝年幼。假使後周有年長的君主,趙匡胤又怎麼能得到天下呢?因此杜太后說:「主上駕崩之後要將帝位傳給弟弟,由年長的君主來治理天下,才是社稷的福氣。」太祖哭着說:「不敢不從。」杜太后遂命趙普,將方才的對話內容都記下,寫成一封誓書,並命人藏在金匱之中。此即為傳說的「金匱之盟」。

然而後世史家有人提出質疑:皇太后杜氏去世時,趙匡胤年僅三十四歲,正值壯年;而其長子趙德昭已十一歲,根本不會出現如後周世宗遺下七歲孤兒的局面。杜太后不應有這樣的憂慮。而且十四年後宋太祖駕崩時,趙德昭廿五歲,已經成年,史家鄧廣銘、張蔭麟等認為所謂「金匱之盟」是宋太宗所虛構。

宋太宗繼位初期,沒有公布「金匱之盟」,直至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宋太祖的長子趙德昭、次子趙德芳相繼逝世,而宋太祖的另一個弟弟趙光美,亦獲罪遭流放而死之後,一向與太宗關係欠佳,已被外放地方任職的前宰相趙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