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糖尿病正確飲食概念-”新鮮天然尚好”

糖尿病飲食是以健康飲食原則為基礎,進一步對自我飲食做調整。有如金字塔的均衡飲食,仍以五榖根莖類為主要的熱量來源,其次是蔬菜和水果,另外才是肉、魚、豆、蛋類及奶等蛋白質,最後是量最少的油脂類,儘管如此,臺安醫院營養課營養師 - 林子又還是鼓勵大家,以新鮮自然為食物來源,減少攝取肉、魚、蛋及奶類及提煉的精緻油、人工調味料與加工食品的攝取。
' a7 M) U3 @8 |: O( d% y7 Gtvb now,tvbnow,bttvb營養師林子又從事糖尿病營養衛教多年,發現病友們害怕見營養師的原因,主要是怕飲食受到諸多限制,但其實糖尿病飲食沒有想像中可怕,建立正確的營養知識很重要。
) p' Y& u/ w/ ^5 t! v, S5 y4 U糖尿病患者首先要維持理想體重,飲食上要「定食定量」,因為食物的種類和份量會影響血糖的高低,切記不可暴飲暴食,使血糖值起伏太大,尤其是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容易加速併發症產生。9 e$ W8 x/ s" J6 _. S4 i, O
大多數人得了糖尿病後,以為再也不能吃甜食了,2000年糖尿病醫學會在營養的觀念上,重新作明確的證實修正,無論單醣、雙醣(指蔗糖)或是多醣(如澱粉),最後在身體內都會轉變為葡萄糖,所以醣類攝取的總量比種類還重要,因此病友如要吃甜食,可請營養師指導含糖的食物與其他碳水化合物互換而運用在平日的飲食中。但仍不建議病友攝取只含糖分而無其他營養素的甜食,如:汽水、可樂等含糖飲料,或含有大量油脂的甜食,如乳酪蛋糕、中西式西點等,因對體重、血脂肪、動脈硬化等有不良的影響,最好避免。
% y+ Y" G4 N+ ]) Xtvb now,tvbnow,bttvb■ 含脂肪、熱量較高的食物應儘量避免tvb now,tvbnow,bttvb6 {  l1 n( q  b$ S- G  x
林子又指出,大家把血糖控制的焦點都放在醣量,卻忽略了油脂和蛋白質的攝取。熟不知每公克的蛋白質和醣類所產生的熱量是相同的。所以對於蛋白質類的食物中含的熱量應多加注意。另外,對於油脂份量,建議不超過總熱量的1/3,除了動物性脂肪的攝取,應盡量減少提煉的精緻油,如:豬油、牛油、豬雞皮類、肥肉。至於烹調用的植物油,不論是多元或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大豆油、葵花油、橄欖油、芥子油等),最好可採取蒸、煮、燙、滷、涼拌、燉、烤、燻的方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 H7 Y( |$ d
此外,儘可能減少攝食反式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冠心病的危機。如:油炸加工、速食品、市售的植物奶油(乳瑪琳、酥油、白油)、烘焙食品、糕餅類等,會增加血中膽固醇濃度,建議盡量不要攝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 e1 z4 x- w, A
■ 限制膽固醇的攝取量,每天增加2公克植物性固醇公仔箱論壇3 B- b( r& H, a, B) H# g
膽固醇的攝取每日少於200毫克,膽固醇食物只含在動物性食品中,尤其是蛋、魚卵、及動物內臟,而植物性食品中不含膽固醇。營養師林子又建議病友,對於蛋白質類食物可由黃豆及其製品、全穀類、堅果類取代動物性食物,可減少血糖及體重的增加。而且,植物性固醇會干擾膽固醇在小腸的吸引,也會減少膽汁的再吸引,可降低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x1 s  s' Q. d公仔箱論壇■ 飲食不可太鹹,多選用新鮮食物
$ z# e9 ^; n: k( @避免使用過多調味料(醬油膏、豆辨醬、沙茶醬等)、罐頭、醃漬、加工及冷凍食品。多選用高纖維的食物,因為膳食纖維是不被腸道吸收的多醣類,不產生熱量、可增加飽足感及有助延緩血糖的上升。每日建議量為 20~35 公克,如:全榖類(糙米、全麥麵包)、豆類(紅豆、綠豆)、蔬菜、水果等。如果嗜甜食者,可選用甜味劑,代糖不含或只含極低的熱量,糖尿病患可利用它來替換糖調味,如:糖精、阿斯巴甜(對苯酮尿症者需禁用)、醋磺內酸鉀(對鉀排泄不良的腎臟病患禁用)。
# o8 y  z- j. ~! z1 x2 n8 c1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糖尿病控制不好時,禁忌喝酒。如果平均一星期必需外宴三次以上,請告訴營養師將飲酒量計劃於您每日的飲食內。千萬不可因酒的攝取而將食物減量,避免空腹喝酒,否則容易造成低血糖。
1 c% Z9 U1 \; e0 @3 K' ptvb now,tvbnow,bttvb營養師林子又認為,病友最好每天要有規律的運動,時間維持約40~60分鐘。對非胰島素依賴型肥胖者,運動可幫助減輕體重、降低血糖,也能減少藥物的需求量,所以運動時不需要額外補充食物,最好視個別身體狀況、年齡、生活型態,選擇最適當的方式。
閱識千山萬水!

雍容自在人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