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肌」弱不振是慢性病前因!40歲後每年流失1%肌肉|宋晏仁醫師

根據台灣骨鬆學會統計,台灣50歲以上的民眾有45%確診為肌少症,對比亞洲其他國家只有6%,足足高出8倍,是亞洲之冠。不只年長者,近年來愈來愈多年輕人「肌」弱不振,30歲以下得到肌少症比例也有三成之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p2 W: ?/ u8 R! k; y; t& C2 ?' V) ^
公仔箱論壇; S8 d* b- k# r# }
肌少症是慢性病前因
- p( `. C) ^; n" U. x( Qtvb now,tvbnow,bttvb* v# X8 c6 u: k
宋晏仁醫師表示,肌肉是人體活動很重要的機件,位移、運動都需要靠肌肉完成,所以若是肌肉不好、無力,所有的表現、活動功能就差,漸漸地就愈來愈不愛運動,就會造成心肺功能下降、脂肪堆積,「所以它其實是很多慢性病的前因。」5.39.217.777 h& b- d5 p& m% x0 C9 O

5 k6 L7 y1 Z8 S8 X7 R% t: m9 t9 Atvb now,tvbnow,bttvb肌肉的活動量、能力不佳,體適能就會受影響,宋晏仁醫師就說,許多老人家認為跌倒、骨折是因為骨質疏鬆,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肌肉不夠」,沒有辦法平衡自己。公仔箱論壇. e3 |6 {6 y$ h1 z6 s1 `' t

/ F( T& W& A( q公仔箱論壇肌少症的成因:飲食很關鍵
8 y0 o3 q% G! R! n/ U* M& x公仔箱論壇
( h; a) N3 Z0 A* y( V9 p6 ]公仔箱論壇「大家一講到肌少症,都以為是老年人才有的問題,」宋晏仁醫師進一步指出,現在很多年輕的族群也已經開始罹患肌少症。他表示,從40歲起每年會以1%、甚至大於1%的速度在流失肌肉量,而原因多半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其中一個影響很大的則是「飲食」。
# |2 m6 G8 Q& n* D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3 P4 z/ H  Q! ]; i
宋晏仁醫師說,我們「吃的組合不對」,再加上大部分外食都有許多添加物、環境的汙染物等等,都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壓力,而壓力會進一步導致身體產生壓力荷爾蒙,肌肉也因此流失,脂肪堆積的速度則增快。
1 Z$ k: T1 E: v  U公仔箱論壇
; A5 i& S- N# ?8 B! [tvb now,tvbnow,bttvb肌肉與脂肪互相消長 公仔箱論壇+ T( K0 @2 x* c4 O2 T1 P/ E
" q0 }9 i* N# n- u! p! A
宋晏仁醫師說明,肌肉與脂肪基本上是互相消長的關係,所以要適度地維持平衡才是身體最佳的狀態。早期我們比較關注「肥胖症」,但近幾年來「肌少性肥胖症」更是明顯。無論年齡,這些人可能外表看起來還是很強壯,但其實肌肉的品質及力量都在逐漸下降,而這與現代人「不活動」的工作型態、生活型態都有關聯。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