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1-1-18 02:12 AM 編輯 4 s9 [' c4 C! Z" h/ p
! A$ h6 @ ^2 k

$ a* \/ j! a2 O- _4 u7 k N5.39.217.77天冷了,為何你的眼睛不會冷?眼睛的構造- 神經
- d5 b( p7 T, F+ h$ \" q9 x8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而構成眼球的角膜、結膜、鞏膜上,有著非常豐富的觸覺和痛覺神經,卻很少有感受溫度變化的神經末梢,對冷熱變化感受遲鈍,也不會把有冷到了的感覺送到大腦,大腦下指令禦寒行動。 - 角膜和鞏膜
( I3 F) [3 x" e0 k6 H3 @7 {尤其角膜和鞏膜,是一種缺少血管的透明組織,基本上也沒有散熱的功能,既不會把體內的熱量散失出去,同時也就不會將外部的寒冷傳到眼睛裡來。 - 肌肉
$ r0 l- S/ g, h5.39.217.77再加上,你的眼球,一直在看眼前的東西,一直滾動或移動不停,這是你眼球內置,眼球特殊的六條肌肉一直不停伸缩,也起到緩衝寒冷傳導的作用。 - 眼皮tvb now,tvbnow,bttvb+ s/ y! }% O9 z& Z
而我們最外,還有一層眼皮的保護,可以隨時保持眼球熱量,所以眼球,儘管一直露在外面,也不會怕冷。 為什麼,你又會「冷風拂面」在流淚呢?冷天常見眼部疾病- 急性青光眼
. y. I) b2 u4 _- n公仔箱論壇急性青光眼,多發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入冬天後,晝短夜長,我們瞳孔放大的時間也變長,再加上,如果用來提供眼睛養分的鼻淚管孔洞被堵住,房水不能回流,眼壓會突然升高,患者會出現劇烈的眼睛疼痛,眼睛紅腫,視力模糊,噁心,頭痛等症狀,一定要馬上去醫院進行治療。否則一兩天就會快速損傷視力。 - 眼中風5.39.217.77- O) I1 o6 t7 C
眼中風,其實又稱視網膜血管阻塞,是由於天冷血管收縮,造成阻塞出血。好發於高眼壓,糖尿病和三高的人。眼中風,是突發無痛感的,視力模糊甚至突然視力喪失,必須儘快到眼科醫生檢查,視情況進行治療。 - 眼結膜下出血. n5 p2 u& L( N5 ?/ x
天冷,血壓高,血管彈性差,容易破裂。當眼睛突然充血,眼白會看到紅色血班,要小心是否得了結膜下出血。其實是結膜下出血,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結膜下出血通常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因為血液於7~14天內會自行吸收。 但有配戴隱形眼鏡者,應該停止配戴。並儘量避免揉眼睛、熬夜、突然用力等,因為你微血管彈性差,易再次破裂。 - 過敏性結膜炎
' g% p5 ?; v# k天氣變泠,眼睛變得敏感,容易紅癢。過敏性結膜炎的典型症狀是眼癢!眼癢!眼癢!
7 L& K( T1 Z, n9 l* h' \這種癢感往往非常強烈,難以忍受,所以醫學上稱為奇癢無比的雙眼。
. }7 E& P" ]7 {8 z& Ftvb now,tvbnow,bttvb如果出現奇癢無比的雙眼,可以先用毛巾包裹冰塊冰敷雙眼,觀察是否有改善,若仍持續刺、癢等,應立即就醫,醫師會依病症情況給予適當藥水治療,包括局部血管收縮劑,局部抗組織胺,局部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劑或局部類固醇。 - 乾眼症7 M% o& `1 H+ P" p% h; M& p, _
冬天,冷風一直吹,眼睛容易出現乾澀。我剛上面有寫:位於眼眶之上的主淚腺分泌的淚液,會留在眼球角膜和結膜上,能起到保濕的作用。tvb now,tvbnow,bttvb2 Y, j9 N8 ^: W# Z& X1 L
當淚腺所分泌的淚液,被冷風吹乾了,無法再適當滋潤眼球表面,因而形成眼球乾燥,稱之為乾眼症。年齡大者引起乾眼症主要原因是眼睛分泌油脂減少、代謝功能降低減少淚液分泌,又以更年期女性居多。别忘了,你隱形眼鏡戴太久、眼睛長時間一直盯著iPhone或iPad的小螢幕時,都會導致眼睛缺少淚液,容易引發乾眼現象。 叮嚀提醒- 天冷了,早點休息。給眼睛休息,避免在黑暗中看電視、看電腦、看手機。
+ D" s! V* a7 G( _9 z)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進入冬天,瞳孔長時間放大,是造成眼部疾病的主要原因。看手機,合理時間是2~3小時休息一下。 - 不要在寒流來時,還要一直戴上隱形眼鏡,給眼睛休息。尤其是冷風一直吹你的雙眼,容易乾燥無比。
- 避免用力揉眼睛,相信我,有些人的細小血管,是易破裂的。
- 冬季出門時可以戴護目鏡,請選擇高品質的太陽鏡可以有效過濾紫外線,保護眼睛視力。
- 不要亂買眼藥水:有些人眼睛不舒服時,會自行前往藥局購買眼藥水點用,但這些眼藥水,通常含類固醇,雖然可以緩解過敏症狀,若使用不當,易導致眼睛抵抗力降低,增加感染機會,也可能造成眼壓上升、青光眼等更大風險,因此建議民眾,若不適就應就診看眼科醫師,才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