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記者林怡亭報導
! B% z% ~8 }# S% V$ c% _8 _9 Jtvb now,tvbnow,bttvb3 W! L& c9 O* U' }
傳統心臟瓣膜手術是經由體外循環與胸骨切開手術來進行,科技進步發展出經導管的主動脈瓣置換微創手術,大幅降低開心手術的風險;奇美醫學中心去年底成立了「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簡稱TAVI)」」團隊,且已成功完成四個案例。
0 j7 }0 D1 N, x# H5.39.217.77' H$ m. \0 l. s3 I8 u4 w8 [5 _: z
主動脈瓣狹窄 心衰竭隨之而來5.39.217.777 I u- _1 G# _. t
+ E: z* I0 [" P; `主動脈瓣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在左心室收縮的時候,必須完全張開,讓血流順利從左心室輸出到主動脈,將富含氧氣的血液送往全身。主動脈瓣可能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原因無法順利張開,變成一個狹窄的開口,這就是「主動脈瓣狹窄」。
* l" u% [0 \- V1 O7 u5 B2 u9 m3 `+ [5.39.217.775.39.217.77$ G2 f/ U {6 u9 _6 ^7 R y
面對狹窄的主動脈瓣,左心室需要非常用力才能順利把血液推過主動脈瓣,在疾病初期病人多數沒有症狀,但隨著主動脈瓣愈來愈狹窄,左心室會愈來愈肥厚、甚至衰竭,病人也會因此產生心絞痛、暈厥,甚至喘、水腫等心衰竭症狀。公仔箱論壇$ C0 ~! M7 M6 `9 |' b% ]& Z/ c$ ]
- e' |7 H" \) w$ t- X傳統外科開胸骨治療 病人接受度低
4 t; Q" {( s% r3 {$ n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0 L8 q; k, B- A" O
對於主動脈瓣狹窄最有效的治療是以外科方式將主動脈瓣置換,傳統的開刀方式必須鋸開胸骨,且手術時間長,常常許多老年病人不願意、或開刀醫師覺得病人年紀大風險高不適合開刀,最後許多病人只能在承受著心絞痛、心衰竭的種種不適中渡過餘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c4 ^ |/ R: L" H
/ h3 C3 a: o; qtvb now,tvbnow,bttvb因此,病人從產生症狀開始,病人的存活率會開始明顯下降,從開始心絞痛到死亡平均約5年,從開始暈厥到死亡平均約3年,從開始心衰竭症狀到死亡平均約2年;半數以上的主動脈瓣狹窄是因為年齡增長而導致瓣膜鈣化所形成,在8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盛行率約4%。
5 t% f+ Y0 g: A+ x0 a" C$ [6 P/ t5 g5 ^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傷口小恢復快且治癒佳5.39.217.771 r- C$ W. P' f, k% h: H; j
公仔箱論壇5 _3 Z- J& ]! e: K! T* b X/ b
奇美醫學中心院長邱仲慶表示,現今出現的新型治療是「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簡稱TAVI)」。TAVI乃是經由導管方式將瓣膜支架置入主動脈瓣部位,將原先有病變的瓣膜向外撐開,讓植入的瓣膜取代原有瓣膜而恢復正常運作。這樣的手術方式傷口小、病人術後恢復快,在世界各地有愈來愈多病人接受TAVI治療,特別造福許多原本因為風險過高而無法接受傳統開刀治療的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