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記者吳珮均報導 y) m! P* G( [2 N W+ M
7 F$ o( H3 T) s; u
你也是正處於高壓競爭環境的上班族嗎?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訪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工作者近一個月內有身體不適情形,其中近三成表示感到疲勞或精神不振。其原因可能與高工時、過度工作壓力有關,但有多少員工會覺察自己正處於壓力狀態或憂鬱情緒中呢?2 A' g9 `# N. D. P9 ?0 {. G) Z
5 s! ^3 |; L)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長期承受工作壓力恐使生產力下降 良好人際關係助紓壓/ b% @2 m6 k6 k& _$ J8 p
9 X$ \4 }( e2 U8 h0 w,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根據一篇由多倫多成癮問題和精神衛生中心主持,並發表於《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竟有一半以上罹患憂鬱症的工作者,認為自己不需要尋求專業協助。而BI挪威商學院的研究則指出,有61.8%的管理者表示自己經常或總是經歷時間壓力或繁重工作量;相較而言,多數管理者較少承受工作中的角色壓力,或造成工作和私人生活間的角色衝突。而處在高壓下的管理者認為,自己工作的績效和效率很高,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工作上花費更多時間。此外,良好的人際互動也有助紓壓,當管理者覺得自己與員工有良好關係,且員工在他們面前表現出正向行為與自信時,管理者的壓力明顯較低。
/ K+ { d0 i4 z公仔箱論壇! c& Y; d" S1 k& M/ {4 M
男性、管理階層職場憂鬱多 這些狀況出現應當心
9 h9 _, H7 Z# U1 ~. w4 I
5 a. r$ A- H8 S& Y9 t台北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劉嘉逸主治醫師指出,很多職場憂鬱個案未能及時尋求專業協助,與擔心被汙名化、沒面子、失去工作、堅忍不拔的剛毅隱忍性格有關,尤以男性及管理階層幹部更為明顯。除了職場心理健康的推廣與關懷,對於管理階層應給予更多關懷與協助。8 J, e; C# T9 `0 K
4 ]# T* q' c' J' u% {& W8 Jtvb now,tvbnow,bttvb劉嘉逸提醒,當發現同仁的工作效率降低,出現退縮群離、處事鬆散、失去活力,甚至請假變多等症狀,表示其身心健康異常,可能罹患憂鬱症,應立即予以協助與關懷。. @) n( x, B( ` M/ V* i
5.39.217.773 N% J) a% T0 z' S) ^
建立求助管道 心理健康列員工照顧項目
( A; L2 t0 Y- l& i$ y公仔箱論壇2 Q8 D* ]! n0 ~! W8 n8 e8 ]# A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多數職場員工因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需要正視或治療,進而未尋求協助。若當時常感冒、久病未癒、常因身體不適而無法善盡職守,就應找管道確認自己的身心狀況;而管理者也應具備同理心,及設身處地為員工著想,了解其喜歡哪些休閒活動、工作量是否超出負荷、工作之餘是否有時間與家人相處等,都將容易察覺員工的需求及適時協助。5.39.217.77/ e Q5 L4 T# Z; A& C9 C% @
5 Q! C) P D5 k' ~0 t# A葉雅馨主任強調,管理者應把心理健康列入員工健康照顧的一環,以建立心理健康概念與求助管道,協助員工培養紓壓能力,甚至一同報名路跑活動,不僅能增加凝聚力,同時也可養成運動紓壓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