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紅色食物的養生風潮興起,許多女性瘋吃紅石榴養生、對抗老化,但您知道嗎?紅石榴不僅是美容「食」品,紅石榴中的重要成分—「鞣花酸」,對男性攝護腺也有保護的功能,能預防和降低攝護腺癌的發作風險。" j/ n0 j0 G f. X- t
5.39.217.77- P: z g1 z* P2 H+ Q
攝護腺癌發生率快速攀升 適度攝取紅石榴保健. `& | M7 V0 ]9 W) |$ C+ r3 y
攝護腺癌是國內常見的男性泌尿道癌症,近年來發生率急遽上升,可能與醫療進步、老年人口增加、人口高齡化、西方飲食普及和診斷技術的進步有關。男性朋友如何遠離攝護腺癌的威脅?適度變化日常飲食內容,多攝取一些紅石榴,或許是個不錯的方法!
( d1 g/ I) Z! E7 U" K國外研究發現,紅石榴成份中的鞣花酸具有對抗攝護腺癌的作用。$ `+ D, m. t) F& n* Y) h2 N3 B
1 j: U* n9 l% v# P, \" G紅石榴延緩攝護腺癌惡化速度 鞣花酸被視為關鍵成分' H5 {4 h( E! z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博士級泌尿科醫師Allan Pantuck及其研究團隊,曾經在美國泌尿科學會年會上發表有關紅石榴與攝護腺癌的研究。研究團隊找來50名攝護腺癌患者,每天給予8盎司(約227公克)的紅石榴汁,追蹤5年多,結果患者癌細胞生長減少12%,腫瘤細胞死亡增加17%。
) ?" m( `5 M2 v* G2 d: X5.39.217.77而且,其中15名患者在飲用紅石榴汁之後,PSA值倍增的時間延長了4倍,也就是說攝護腺癌的惡化速度變慢了4倍。PSA就是「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是診斷攝護腺癌的重要指標。/ K" J6 e6 B# E
研究團隊認為,紅石榴汁延緩攝護腺癌惡化速度的關鍵是成分中的化合物「鞣花酸」。另有研究發現,鞣花酸能抑制芳香酶,阻斷身體產生過多的雌激素,而減少雌激素就能對抗攝護腺癌。
5 G) |5 w1 N* [6 K5.39.217.77紅石榴的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高1至2倍,有助養顏美容。
# k: [# S* X; z: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E( [8 t$ [0 _
不只是鞣花酸!花青素、單寧也是抗癌功臣
" D4 R, {5 w8 O' e/ a5.39.217.77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賴佳妤說明,鞣花酸(Ellagic acid)是酚酸類的一種,在植物中是以醣分子結合的形式存在,當人體吃下肚,鞣花酸才會釋放出來。鞣花酸主要存在於紅色蔬果中,除了紅石榴之外,蔓越莓、草莓、紅甜椒、枸杞等也含有豐富的鞣花酸。
0 B0 A/ i" P0 M; w紅石榴的防癌抗癌效用並非單靠鞣花酸一蹴可幾,其中的高濃度花青素、單寧,也都是多酚類,同樣幫助身體清除自由基,減少體內氧化壓力,遠離癌症的威脅。
4 F( J0 C! D, Y% L9 @, ?& z; M: G另外,賴佳妤營養師也表示,新鮮紅石榴除了有豐富多酚類,每半杯(重量約87公克)的紅石榴膳食纖維含量3公克,是衛生福利部每日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25公克的12%,但熱量僅有70大卡。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促進腸道消化吸收速率、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改善便祕問題,進而降低腸癌的風險。5.39.217.772 ^( U, ]" C8 Q7 E* \
公仔箱論壇6 \$ n+ W2 {7 y: k7 T& ]' N
紅石榴養顏又養生!榨汁飲用少加糖
u1 ? b. J6 i3 k! w;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無論男女,每天適度攝取紅石榴,美容、抗老又健康!賴佳妤營養師表示,紅石榴營養成分豐富,其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高1至2倍,不但有助膠原蛋白的合成,達到養顏美容之效;更有助於合成緩和壓力的皮質類固醇、產生幸福感與熱情等情緒的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功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G! B. n% Y. G! s* ^" k8 |
$ x/ {& w t! V. Y2 j2 e需注意的是,飲用紅石榴汁時,最好不要額外加糖或減少用糖量,以免吃太多糖,抵銷紅石榴營養素對健康的保健效果,甚至越喝越胖,不利於癌症控制。公仔箱論壇0 K3 Z( d8 A# t" ^, \/ J. u7 l
9 _# c% }9 U" r' p5 f8 u" F# z1 X, q# f
) {; P$ c) k7 j! h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F( C: Q6 r2 u
* K3 E/ Q# C# |. Q6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健康 記者駱慧雯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