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駐德大使:德媒對十八大關注度超美國大選

  德國華文媒體《歐洲新報》28日頭版整版刊登對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的採訪。史大使在採訪中表示,中共十八大是德國各界近期最關注的事件,當地主流媒體報道的篇幅和頻率甚至超過美國大選,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德方對中國發展的關注度在上升,對中德關系的重視程度在提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I. f, }1 u( v+ L0 x7 ]4 p' O$ v
5.39.217.77- X, ~6 y  o5 v1 h% |6 B
  史明德大使表示,他作為駐德大使列席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回到柏林這幾天,他會見了德國主要政黨的領導人及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對方首先關心的就是十八大的召開情況。
$ p( o. A8 a! k" D! d, [7 z& c史大使表示,今年恰逢中德建交40周年。40年前,德國很少有人關注中國的發展,德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少之又少。但今天,廣播、電視、報刊、網絡上關於中國的新聞報道和評論隨處可見。黨的十八大無疑是近期德國各界最為關心的話題,當地主流媒體連續集中報道,篇幅和頻率甚至超過美國大選,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德方對中國發展的關注度在上升,對中德關系的重視程度在提高。
9 {) U  `7 I% U4 j
/ J* \5 p* Z$ L2 r! L  史明德大使同時指出,中德兩國在政治體制、意識形態和文化背景上的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中德兩國民眾相互了解的程度很不對稱。中國民眾對德國的了解要深入全面得多,而德國民眾對中國知之甚少,尤其由於媒體帶有偏見的報道,中國形象相對負面。許多到過中國的德國人表示,親身體驗的中國與德國媒體報道差距巨大。事實上,德國媒體涉華報道長期存在偏見,“崩潰論”、“威脅論”、“買斷論”輪番登場,這反映出德國對中國崛起的不適應,對中國發展心態複雜。究其原因主要是許多人對中國的歷史、國情和發展不了解,有些人還未擺脫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束縛。要改變這種狀況並非易事,需要時間、耐心和毅力。
0 A. T. D  C0 u' R+ o6 U- T6 }; H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