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電/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在2010—2014年5年間,50歲以上的農民工在總量中的比例增加了4.2個百分點,達到17.1%。由於受教育水平偏低,這部分農民工大多只能從事建築、環衛等技術含量低、工作強度大的重體力勞動,在各行業中收入增長較少,在城鎮社保的參保率也偏低。隨著年歲老去、體力日漸衰弱和病痛的增多,養老和醫療保障成了他們的一塊心病。 5.39.217.77: z; i& \- g9 S' g* a6 V
tvb now,tvbnow,bttvb8 }: l4 @! F7 H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認為,子女教育是許多高齡農民工“不退休”的原因之一。農村基層的學校一再出現留不住老師的現象,對於孩子尚未成年的農民工來說,他們往往會選擇繼續咬牙在城市奮鬥。
& k1 p! w( Z6 q+ X, L0 l9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Z9 f# T1 v7 ]1 ]$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比例為16.7%,而在高齡農民工聚集的建築行業,養老保險的參保率僅為3.9%。 tvb now,tvbnow,bttvb/ p) A1 q$ Y3 A: R0 q& R
公仔箱論壇, x; j+ W- K. M- T- s3 N0 A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認為,參保率低與建築行業不規範的用工方式有關:建築工程大多是層層承包,資金鏈條薄弱,最後多靠“包工頭”召集工人,人員流動性較大,勞動關係模糊,用人單位繳費的積極性和農民工個人的參保意願都受到了影響。陸傑華認為,政府監管不到位也是導致農民工參保率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從觀念上來講,早早離開故土的這一人群大多還抱著回原籍領低保、在老家養老等觀念,對參加社保缺少熱情。
7 R6 q6 W1 x2 t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n7 g% |# y. ^- X! Y7 _
去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決定將現行新農保與城居保合併實施,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最大的受益群體是在城鄉之間流動的或者是轉移的群體,包括農民工及其家屬。
1 L$ z' Z0 P2 J2 Y6 m5.39.217.77
6 |, O" y+ R6 q 2014年7月1日,國務院提高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至每人每月70元。胡曉義認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雖然現在的標準不是很高,但是它是從無到有的。對於廣大農民來講,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靠土地的收益和家庭收入,當然也包括家庭成員到城市打工工資性的收入。基本養老金可以說只是補充性的收入。不過,他同時表示,待遇水平的提高要循序漸進。在此次國務院的《意見》中,已提到要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為下一步完善這方面政策指明了方向。 |